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IMF 宣布制度大改革:比特幣(BTC)等加密貨幣將納入各國財務帳戶

IMF 宣布制度大改革:比特幣(BTC)等加密貨幣將納入各國財務帳戶 / Tokenpost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與各國統計機構的最新公告,比特幣(BTC)等加密貨幣資產將正式納入各國官方財務帳戶。這項制度性變革意味著全球首次在官方層面廣泛承認數位資產具備實質經濟價值,堪稱數位金融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根據 IMF 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說明,此次調整是基於由聯合國統計委員會核准的新版本《國民帳戶體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SNA)》所制定,將加密貨幣歸類為「非生產性非金融資產」。雖然這類資產不會直接計入國內生產毛額(GDP),但將列入國家的資產負債表,進而成為官方認可的財務資產。也就是說,視乎各國政府、公共機構或中央銀行的持有情況,加密貨幣可直接反映於國家財政指標中。

IMF 長期以來批評現行統計制度未能實際反映加密貨幣在全球經濟中的影響力。隨著比特幣等數位資產已廣泛用作支付工具與投資標的,在金融穩定與稅制政策面也正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此次制度更新的目的之一,正是透過數據層面加以「視覺化」這些數位資產,提升政府政策制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加密貨幣,此次新版 SNA 還涵蓋人工智慧服務、雲端平台與數位內容等多項新經濟要素。此舉有望促使科技驅動型資產更頻繁反映於官方統計與全球金融政策設計中,強化其制度地位。

此次制度更新也可能對與 IMF 關係緊張的薩爾瓦多產生實質影響。該國自 2021 年將比特幣納為法定貨幣後,儘管 IMF 曾多次發出風險警告,仍持續擴大持倉,目前官方已累積持有超過 6,000 枚比特幣,按單枚比特幣 58,000 美元(約新台幣 806 萬元)計算,總市值已達約新台幣 1,044 億元。隨著新版 SNA 實施,這些加密資產將有望納入其國家財富指標中,強化國家財政透明度。

IMF 表示,將協助成員國於 2029 年至 2030 年之間,全面導入新的統計體系。屆時,加密貨幣比重較高的國家也將更容易落實財務資訊公開化,並有助融入全球經濟監管架構。

評論:本次統計模型革新不只為數位資產帶來政策與監管上的制度認可,也可能替日益成形的「鏈上經濟體系」鋪平進入金融核心舞台的道路。未來加密產業的價值不再僅止於市場價格,更將成為驅動國家財政與政策設計的重要變數。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