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Solana(SOL)創辦人抨擊 NFT 與迷因幣為「數位廢物」引發社群爭議

Solana(SOL)創辦人抨擊 NFT 與迷因幣為「數位廢物」引發社群爭議 / Tokenpost

根據 The Block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Solana(SOL)共同創辦人阿納托利·亞科文科(Anatoly Yakovenko)針對非同質化代幣(NFT)與迷因幣發表爭議性言論,批評此類資產是「數位廢物(digital slop)」,引發加密貨幣社群廣泛反彈。他認為,NFT 和迷因幣與手遊中的「抽卡機制」無異,毫無「本質價值」,這番話在業界引起熱烈討論。

亞科文科在社群平台 X(原 Twitter)發表貼文指出,人們每年花費逾 1,500 億美元在行動遊戲上,並不表示這些內容具備價值。他強調,真正的價值應該來自市場的透明度與誠信結構,而非靠炒作與熱度驅動的資產價格。

然而,市場許多人士對亞科文科的說法不以為然。畢竟,Solana 生態系目前主要的流量來源正是來自 NFT 與迷因幣。這使得部分觀察人士質疑,亞科文科的評論可能矛盾,甚至是對自己項目發展基礎的否定。

OpenSea 行銷長亞當·霍蘭德(Adam Hollander)表示,NFT 所代表的「數位資產所有權」,是一種無法抹滅的創新模式,其本身即具備「明確價值」。同時,也有加密KOL直言,如果拋開 NFT 與迷因幣,Solana 殘存的應用環境「幾乎所剩無幾」,警告其未來可能步上當年被市場淡忘的項目 Tezos 的後塵。

社群用戶則從另一角度回應,強調「內容消費本身也有其價值」,即使部分 NFT 與迷因幣目前缺乏實用性,也不能否定其文化或情感層面的意義。

對於討論延燒,亞科文科隨後澄清,他的發言目標並非攻擊 NFT 與迷因幣本身,而是針對「誤導市場」的不肖項目與炒作者。他強調,創建一個更誠實且穩健的市場生態,是當前最重要的課題,並呼籲業界抵制操作價格與操控情緒的行為。

亞科文科出身系統工程領域,Solana 本就以高效能與良好擴展性為技術核心。觀察人士指出,這番爭議性發言,或反映他對當前市場過度炒作傾向的某種「根本疲憊」。

這場言論風波並不僅限於個人觀點的爭執,更延伸至整體產業的哲學性思考 —— 究竟數位資產的價值,是來自其「實用性」、「投機性」,還是簡單的「擁有權」呢?當前 Solana 的市值已超過 1,040 億美元,但未來的價值支撐力量會是核心應用、技術突破,或是繼續押注在迷因文化與 NFT 浪潮,仍是未定之數。

評論:這場爭論突顯了加密貨幣市場「信念、功能與敘事」之間的張力。NFT 與迷因幣是否真的無價值?還是這種「去中心化文化」本身,蘊含了下一代數位經濟的線索?這場爭論可能只是開始,後續值得持續關注。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