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與加密貨幣市場全面上揚,風險偏好情緒迅速升溫,帶動「風險資產」全線走強。近期包括以太幣(ETH)現貨 ETF 巨資湧入、幣安幣(BNB)創歷史新高、以及「迷因股」大漲等消息,共同推升整體市場氛圍。
根據 Binance Research 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報告指出,美國良好的經濟數據表現、人工智慧(AI)概念股飆升,以及機構投資人重新配置加密資產,是此次市場反彈的三大關鍵動能。報告中特別提到,僅上週一週內,流入以太幣 ETF 的資金高達約 14 億美元(約新台幣 1,946 億元),遠高於比特幣(BTC) ETF 同期流出金額約 5,9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81.9 億元)。若統計 7 月整體,目前已有多達 46.7 億美元(約新台幣 6,486 億元)湧入以太幣 ETF。
在加密貨幣表現方面,幣安幣(BNB)近期表現尤為突出,7 月 23 日首次突破 800 美元(約新台幣 111.2 萬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這波上漲動能據報導來自那斯達克掛牌企業 Nano Labs 公開披露其持有價值 9,0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25 億元)的 BNB,引發市場關注企業正嘗試將資產配置從比特幣與以太幣,拓展至其他主流代幣。
Binance Research 指出,BNB 因其出色的「風險調整後報酬」而獲得專業投資人青睞。根據數據,BNB 過去 5 年的夏普比率達 2.5,代表在承受相同風險的情況下,每投入 1 美元便能獲得 2.5 美元報酬,表現優於多數傳統金融資產與競爭幣種。 報告進一步強調:「BNB 正逐漸成為成熟投資人的新寵。」
不過,就在報告發布前一天,加密貨幣市場出現明顯修正,市值單日縮水約 1,0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39 兆元),包括瑞波幣(XRP)、狗狗幣(DOGE)、Aptos(APT) 等主流山寨幣(Altcoins)跌幅達雙位數,部分代幣更重挫 16% 以上。這場突如其來的波動,也讓市場所謂「山寨幣季」的說法再次引發熱議。有市場人士質疑,這波上漲是否只是短線炒作的泡沫。
儘管以太幣整體走勢持續堅挺,然而 ETH/BTC 比率自近期高點下滑約 7.4%。比特幣市占率一度跌破 60%,但之後稍微回升,市場也關注比特幣能否成功突破 12 萬美元(約新台幣 1,668 萬元)關卡。
除了加密幣之外,美股也重現散戶熱潮。Binance Research 指出,美股的迷因股熱潮再起,其中 Kohl’s 股價飆漲近 90%,運動攝影機製造商 GoPro 更在一日內爆漲 49%。這波漲勢與 2021 年 GameStop 投機潮頗有相似之處,皆受到社群媒體炒作與「錯過恐懼」(FOMO)心態所驅動。
在宏觀經濟方面,由於美日雙邊關稅問題獲得階段性緩解,加上 AI 類股財報優於預期,標普 500 指數在 7 月 23 日再創歷史新高,收在 6,358.91 點。Binance 研判,未來包括聯準會與日本央行的政策會議、美國 GDP 公布、8 月 1 日的關稅期限等皆是牽動投資氛圍的關鍵變數。此外,Solana(SOL) ETF 是否獲批,也將成為加密產業監管方向的重要觀察指標。
評論:整體來看,風險資產市場正處於宏觀利多與情緒性炒作交錯的格局中,儘管資金流入強勁且機構參與回暖,但也帶來不少波動性與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應密切留意政策變化與市場情緒轉折,適時調整資產配置。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