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 社群近期再度掀起激烈爭論,這次的焦點是部分早期投資人、亦即「比特幣OG(元祖級持有者)」似乎正開始動搖他們一貫秉持的信念。根據加密貨幣分析師史考特·梅爾克(Scott Melker)24 日於 X(前身為 Twitter)上的發言,他觀察到「部分早期入場的大型持有者已經在當前價格區間選擇賣出比特幣」。
史考特·梅爾克評價比特幣是一項「令人驚嘆的資產」,但同時指出,比特幣近年漸漸偏離當初所設計的願景,正受到「機構資金的干預與影響」。他強調,這些觀點並非出自於他個人立場,而是來自多位比特幣OG間的實際討論。然而該言論隨即在比特幣社群內引發廣泛關注與激烈辯論。
比特幣原本是為了讓人們能無需中央銀行或國家干預,自由交易與儲存價值而設計的一種「去中心化數位資產」,因此吸引眾多信奉此理念的早期使用者進入市場。這些OG長期以來被視為比特幣精神的核心象徵。然而,隨著黑石集團(BlackRock)、富達投資(Fidelity)等傳統金融巨頭陸續推出比特幣現貨ETF,其影響力迅速擴展,也讓部分人擔憂比特幣的本質發生改變。
專家意見也呈現高度分歧。有些人認為機構資金進場能「為比特幣帶來價格穩定與上漲動能」,但也有人擔心這樣的發展可能會「侵蝕其原本去中心化的價值核心」。事實上,已有部分比特幣OG公開表示,正因這種價值偏移導致他們選擇開始出售資產。
評論:這場爭論不僅關係到比特幣的價格走勢,更深層地反映出大家對於「比特幣是否仍堅守原始理念」的思考。對機構而言,比特幣已成為一種「避險資產」;但對OG而言,它是一場改變舊有金融秩序的革命。當兩者間的理念落差持續擴大,類似的市場定位爭議勢必會越發激烈。
關鍵詞:比特幣(BTC)、比特幣OG、機構投資、去中心化、現貨ETF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