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特幣(BTC)歷史上,一場發生於 12 年前、幾乎無人問津的演講,如今再次成為加密貨幣社群內熱議的焦點。根據加密貨幣歷史學者皮特·里佐(Pete Rizzo)24 日分享的影片內容顯示,比特幣當時僅以約 100 美元交易,而知名倡導者安德烈亞斯·安東諾普洛斯(Andreas Antonopoulos)卻已預見其技術潛力與社會價值,並在一間空蕩的小教室中以堅定語氣發表演說。
這段不為大眾所知的歷史畫面,如今被認為是「比特幣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演講之一」。在比特幣尚未普及、仍屬「黑暗時期」的背景下,安東諾普洛斯這場演說象徵早期信仰者的熱情與遠見。
目前,比特幣雖自歷史高點 12 萬 3,000 美元回落,但仍穩定交易於約 11 萬 7,963 美元水準,年內漲幅接近翻倍。分析指出,推動市場持續走高的主因包括:美國監管政策趨於寬鬆、傳統金融機構積極進場等。今年 5 月,美國勞工部開放將比特幣 ETF 納入 401(k) 退休帳戶;7 月,美國亦正式通過名為「GENIUS 法案」的關鍵加密監管法,進一步推進加密貨幣產業的合法化與正規化。
在制度改革與機構投資進場的雙重加持下,比特幣日益被視為制度內的「核心資產」之一,不再單是邊緣金融工具的代表。
評論:這一背景下,12 年前的那場簡樸演講被重新挖掘,不僅帶來投資人對過往的懷舊情懷,也再一次提醒世人:區塊鏈革命的起點,源自一群人對未來的堅持與信仰。時至今日,早期開拓者的信念正獲得前所未有的認可與實現。
關鍵詞:比特幣(BTC)、安德烈亞斯·安東諾普洛斯、GENIUS 法案、加密貨幣監管、區塊鏈革命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