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韓媒報導,Pi Network(π幣網路)近來再次成為加密貨幣社群中的關注焦點,主要因為其是否為「詐騙項目」的質疑未見平息。該項目自 2019 年由史丹佛背景的研究團隊創立以來,便以「手機即可輕鬆挖礦」為賣點,吸引大量用戶加入。然而,隨著時間推進,Pi Network 不僅因「營運不透明」、「缺乏資訊安全機制」而飽受批評,近期更有加密產業知名人士直言其為「騙局」,令相關爭議再度升溫。
Pi Network 創立以來,以「無需高性能設備、人人皆可參與」的平民友善挖礦模式急速獲得用戶青睞,但至今卻尚未推出可供公眾驗證的主網(Mainnet),且未曾通過第三方「安全審計」,導致外界對其「可信度」質疑不斷。除此之外,平台蒐集用戶資料的範圍越來越廣,亦引發對「個資外洩」風險的擔憂。
此外,Pi Network 以「推薦越多人、挖礦越快速」的獎勵設計強調社群擴散,也被批評帶有「多層次傳銷」特徵。多位專家指出,專案未見重大技術創新,反而更傾向於單純擴張人數來增加影響力,使用者實現現實收益的機會恐怕十分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 Bybit 執行長周賓(Ben Zhou)公開表示:「我始終認為這是個騙局。Bybit 不會上架那些詐騙項目。」此言一出迅速掀起廣泛迴響,亦可見多家主流交易所如 Coinbase(COIN)、幣安(Binance)未將 Pi Network 上架,反映主流市場對其「安全性與有效性」存在根本性質疑。
對此,Pi Network 團隊則持續推動平台功能優化與全球版圖擴張,強調打造友善使用者體驗。但這樣的發展方向也被部分觀察人士認為是進一步「加深個資蒐集」的手段,有違去中心化理念。
評論:若 Pi Network 真欲構建具革命性的鏈上生態系,則「協議透明化」、「安全驗證機制」與「技術合理性」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三大基石。在目前疑雲重重的背景下,唯有回應外界關切、重建使用者信任,有望擺脫「詐騙」標籤,邁向成熟的區塊鏈項目發展之路。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