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Chainalysis 警告:2025 年恐成加密貨幣犯罪最嚴重一年,竊盜金額已破 20 億美元

Chainalysis 警告:2025 年恐成加密貨幣犯罪最嚴重一年,竊盜金額已破 20 億美元 / Tokenpost

根據區塊鏈分析公司 Chainalysis 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2025 年極可能成為加密貨幣犯罪史上最嚴重的一年。該公司警告,今年僅在 142 天內,全球已有超過「20 億美元」的加密資產從各類服務平台中遭到竊取,創下歷年同期最高紀錄,且竊盜速度之快亦前所未見。

根據鏈上數據,2025 年迄今最大宗駭客攻擊事件為涉及「北韓」支持的駭客團體攻擊 Bybit 交易所,單一事件損失即高達「15 億美元」。此事件凸顯出「中心化交易所」依然是加密產業最脆弱的防線之一,佔總體損失中的相當大部分。

另一方面,未經授權盜取方式也出現變化。「23.35%」的受害金額來自「個人錢包駭入」,這顯示駭客行為已從交易平台轉向更易突破的個人目標。更令人憂心的是,至今仍有「約 85 億美元」價值的被盜資產仍處於「鏈上狀態」,尚未經過洗錢處理,意味著後續風險仍未排除。

駭客所盯上的加密貨幣種類也更加多樣。雖然「比特幣(BTC)」仍是犯罪分子偏好的資產之一,但包括「Solana(SOL)」等非以太坊相容鏈(non-EVM)也越來越常成為攻擊目標。值得關注的是,相比比特幣投資者,「山寨幣」持有者更常成為駭客行動的標的。

就地理分布而言,「北美地區」損失最為嚴重。Chainalysis 指出,這主要因北美地區加密貨幣採用率高、用戶基礎龐大,可視為一種自然結果。然而,在資金轉移手法上,駭客也呈現出「效率優先」的新策略。即使在「鏈上手續費整體下降」的市場環境中,駭客仍願意支付「高達平均 14.5 倍」的手續費溢價,只為加快資金轉移與清洗速度,導致「洗錢溢價費用年增 108%」。

評論:Chainalysis 此份報告再次敲響加密產業的警鐘,說明當前的「安全漏洞」早已超出傳統交易所的防禦範疇。除了應強化平台安全外,用戶層面的「錢包保護」、以及交易監控與「資金清洗防阻機制」也需同步升級。加密貨幣市場若要邁向真正成熟,勢必仰賴「用戶、平台與監管機構」三方聯手建構全面防護體系,以因應駭客手法持續演變的挑戰。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