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鏈上數據分析公司 Glassnode 的資料顯示,近期購買比特幣(BTC)的短期持有者,其平均買入價格首次突破1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390萬元)。這項紀錄彰顯出該類具有高投機傾向的投資人群,正重新定義其入場成本門檻。
所謂「短期持有者」(Short-Term Holders, STH),通常是對價格波動反應敏感的群體,在市場出現劇烈下跌時,容易成為主要的拋售來源。過去經驗顯示,短期持有者的買入成本常作為「比特幣牛市強力支撐區」,此次突破10萬美元門檻,可能預示該價位將成為未來回調時的重要支撐區域。
在此波走勢之下,市場也出現明顯的獲利了結現象。根據 Glassnode 統計,在短短一天內,就有價值3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4,865億元)的比特幣被實現獲利,顯示部分短期投資人開始於高點進行賣出。評論:這可能暗示短期內市場進入盤整或面臨修正壓力的風險正在升高。
同時,鏈上也出現另一項引人關注的異動。一個擁有40,000 枚比特幣(市值約新台幣3,256億元)、成立已超過14年的老錢包,近日將巨額資產轉移至美國數位資產管理公司 Galaxy Digital 的地址。由於該地址包含早期「中本聰時代」挖出的比特幣,引發市場對其身份與轉帳意圖的高度關注與猜測。評論:此舉可能對市場心理產生重大影響,投資人應留意潛在的流動性與信心變化。
整體而言,隨著比特幣市場在技術面、心理面與宏觀環境層面皆邁入關鍵轉折點,專家建議投資人密切關注價格是否能穩固於短期持有者成本線上方,同時應考量市場結構調整與大戶動向所帶來的潛在風險與機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