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7 月,比特幣(BTC)市場正展現出更強勁的基礎結構。根據市場觀察,美國現貨比特幣 ETF 的資金持續流入,而交易所的持幣庫存則大幅下降,顯示出投資人對於比特幣的「詞」信任度 與 「詞」長期持有意願 不斷提升。
其中的一大焦點事件,來自於兩個自 2011 年以來從未啟用過的錢包,於本月突然轉出了共約 20,000 枚比特幣(約合新台幣 2,918 億元)。這些「詞」比特幣 並未匯入交易所,而是被轉移到未知的新地址,重新喚起市場對「詞」沉睡比特幣巨鯨 錢包的關注,也加劇了市場對潛在波動的觀察。
隨著現貨 ETF 的強勢推進與長期未活動錢包的異動,市場再度聚焦在一個關鍵問題:目前「詞」全球最大比特幣持有者 是誰?截至 2025 年,主要持有者遍及交易所、ETF 機構、企業與加密貨幣鉅富,顯見「詞」比特幣持有權結構 具高度層次性。
在交易所領域,由幣安與 Robinhood 領銜,穩坐全球最大比特幣儲備交易所。企業方面,商業智慧公司 MicroStrategy(微策略,Nasdaq: MSTR)保持其領先地位,持有約 60 萬枚比特幣(約合新台幣 8.748 兆元)。國家層級的參與也不容忽視,其中以美國政府最為顯著,目前因執法查扣等緣由累積持有 207,189 枚比特幣(約合新台幣 3.012 兆元),成為全球持幣最多的國家。
另一項值得注意的趨勢是「詞」中等規模錢包數量的成長,反映出「詞」比特幣大眾化擴張 逐漸成形,顯現一般投資人對加密資產的參與度正在提高,市場份額正從少數掌握向中型持有者拓展。
評論:雖然比特幣的持有權依舊高度集中,但市場結構正迎來劇烈變動。ETF 的資金導入、國家持幣策略,以及巨大長期錢包的突然異動,都為市場注入更多潛在的不確定性。面對這波變局,2025 年的「詞」比特幣資產版圖 可望朝向更多元、去中心化的方向前進,這背後既潛藏機會,也蘊含挑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