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近日再度掀起市場熱潮,其價格逼近歷史新高。根據 CryptoQuant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數據,比特幣在短短幾天內強力上漲,一度接近 11.9 萬美元,創下新高紀錄。儘管並無明確利多消息釋出,分析認為此次暴漲背後存在多重因素交互影響,顯示市場正處於強力上升趨勢。
首先,美國現貨比特幣 ETF 的買盤湧入為主因之一。根據市場數據,在過去五個交易日中,現貨型 ETF 資金流入達 27 億美元,約合新台幣 853 億元。尤其在 7 月 10 日與 11 日兩天內,就吸引超過 20 億美元資金,展現出機構投資人高度參與。自 6 月 9 日以來,ETF 雖然偶有資金淨流出,但僅持續一天,提供強勁的買盤支撐。
其二,企業持續增持比特幣資產也不容忽視。微策略(MSTR)近期再度斥資數十億台幣購入比特幣,其他如 MetaPlanet、GameStop(GME)、Semler Scientific(模擬科學)等公司也陸續將比特幣納入公司資產配置。這類公司投資雖不會立即推升價格,卻因為減少市場流通供應,對價格產生長期支撐作用。
此外,散戶的熱情參與進一步呈現大眾對比特幣的積極態度。根據鏈上數據平台 Glassnode 的觀察,目前持幣量低於 100 枚比特幣的小型投資者(俗稱「蝦米」、「螃蟹」、「小魚」)每月平均淨買入超過 1 萬 9,300 枚 BTC,遠高於同期間礦工產出量 1 萬 3,400 枚。這種信仰型持有者的累積,意謂著潛在供給壓力降低,進而推升市場價格。
另一方面,持幣者將比特幣自交易所轉出並存至個人錢包的趨勢持續,導致交易所內的比特幣儲量跌至近十年新低。CryptoQuant 指出,這一現象代表市場中長期投資意願強烈,減少短期拋售壓力。
在宏觀經濟層面,川普總統近日針對全球 11 個國家與地區(如巴西、緬甸與歐盟)施加最高 50% 的額外關稅,被市場視為推升比特幣吸引力的催化劑。相比 4 月份,市場趨勢明顯轉變,投資人將比特幣視為對抗政策風險與不確定性的替代資產。
研究機構 Nansen 的分析師尼可萊·桑德高(Nikolai Sondergaard)亦指出,美國寬鬆財政政策與市場預期的降息環境助長此次漲勢。他認為「此次行情更多是政策轉向為比特幣營造友善背景,而非單一宏觀事件驅動。」
美元走勢同樣成為比特幣受惠因子。隨著美元指數(DXY)持續下行,市場對以黃金和比特幣為代表的「價值儲存型資產」需求上升。幣價從此趨勢中獲利,吸引中長期買入資金。
未來展望方面,Bitfinex 分析師預測,比特幣價格可能在 11.1 萬至 11.4 萬美元區間建立新的支撐帶,趨勢傾向持續上行。不過他們也提醒:「所有上升趨勢皆非直線,投資人應注意短期回調與價格疲乏的可能性。」
從技術指標來看,相對強弱指數(RSI)突破 70,顯示市場仍處於多頭格局。但分析師警告說,若幣價續漲期間 RSI 開始走低,可能預示漲勢減弱的初期信號。
整體來看,是否能維持這波歷史性漲勢仍有待觀察,但從 ETF、企業與散戶的積極買入,到宏觀環境的有利轉變,現階段已形成強烈的「累積買盤信號」。
📌 關鍵詞:比特幣(BTC)、現貨 ETF、川普總統、交易所持幣量、美元指數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