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市場近期出現異動,因一筆「沉睡了14年」的大額比特幣於 7 月 4 日(當地時間)突然在鏈上活動,導致價格在一天內下跌近 2%,跌破 10.8 萬美元(約新台幣 1,501 萬元)重要關卡。
根據外媒報導,該筆比特幣最初生成於 2010 年初,時間點與比特幣創辦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仍活躍的時期接近,引發社群揣測是否為「中本聰錢包」再度啟動。儘管當前尚無明確證據證明該地址與中本聰本人有關,但這一巧合仍在加密圈引發熱議。
市場對突然出現的鏈上大額移動迅速做出反應。比特幣價格受到壓力,特別是多頭部位承壓明顯。根據鏈上數據,若價格繼續下探至 11 萬美元(約新台幣 1,529 萬元)以下,市場中累積的空頭平倉壓力可能進一步加劇,為後市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多位分析師指出,類似這類長期未移動錢包的大額資金突然活躍,可能導致投資者產生「拋售壓力」或「市場操作」等疑慮,從而加劇市場波動。評論:這突顯了比特幣「去中心化透明」與「難以預測」並存的特性。
目前市場高度關注該錢包是否會有後續轉移行動,未來幾日內其鏈上活動將成為觀察比特幣短期走勢的風向指標。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