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 48 小時內,約 50,026 枚比特幣(BTC)在虧損狀態下被轉入交易所,總值高達 56.9 億美元(約新台幣 7,919 億元)。這波大規模賣壓成為加密市場近數週以來最明顯的「拋售信號」,引來市場高度關注。
根據 CryptoQuant 的鏈上分析師 Maartunn 於 24 日(當地時間)在社群媒體發表的分析,他指出:「短線持有者正承擔虧損大舉拋售比特幣,顯示明確的投降心理。」在鏈上數據中,一旦出現交易所入金量上升,通常代表市場存在強烈的賣壓,尤其是在價格下行期間的此類動態,更是反映市場投資情緒惡化的指標。
比特幣近日自 14 日創下 124,533 美元的歷史新高後迅速回調,目前位於 113,683 美元附近。僅單日內,市場即爆出約 4.41 億美元(約新台幣 613.4 億元)的清算量。儘管部分專家認為這是由於「獲利了結」所致,仍有聲音警告,若空方壓力進一步擴大,比特幣恐將跌破 1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390 萬元)關卡。
Maartunn 進一步指出,當前的短期賣壓可能是過去一個月中最深的「虧損性出場」狀態。他補充表示:「若此輪下跌為市場底部,或可吸引新一波買盤迅速反彈;但若非如此,市場將可能重演 2 月至 5 月那樣的長期盤整。」
另一方面,知名商業智慧公司 MicroStrategy 執行長 Michael Saylor(麥可·塞勒)曾在 8 月 11 日至 17 日期間斥資 51.4 億美元(約新台幣 7,124 億元)加碼買入比特幣,對本輪上漲動能起關鍵支撐作用。然而,當前「拋售潮」的規模之大,已經足以抵銷包括機構在內的買盤動力,投資人應提高警覺。
根據鏈上數據平台 Glassnode 的資料顯示,截至 7 月中旬,持有超過一個月以上的長期投資者,其「獲利賣出金額」突破 15 億美元(約新台幣 2,085 億元),創下去年 12 月以來新高,顯示連長期派投資人也有意藉機「落袋為安」。
目前加密貨幣市場正經歷連續四個月上漲後於 8 月出現明顯調整。在傳統交易量較低的夏季月份中,波動性逐漸放大,專家建議短期交易者應採取更為保守與審慎的操作策略。
評論:比特幣近期的回調反映出在高位震盪期間,市場投資人日益傾向「止盈或止損出場」,這種情緒化操作加大了價格波動風險。同時,若市場出現連鎖性賣壓,即使機構強力買盤也難以穩定價格。未來走勢將關鍵取決於市場是否能在現價區域建立穩固支撐。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