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遭駭客與網路攻擊者高度倚賴的加密貨幣交換平台 eXch,雖於 4 月遭德國警方查封關閉,卻被發現仍在暗中繼續運作。該平台從未實施「客戶身份驗證(KYC)」程序,更接近於即時資金兌換工具,而非傳統交易所,使其多年來成為「加密貨幣」、「洗錢」與「匿名交易」等非法資金流動的重要通道。
根據 The Record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這個平台更被北韓政府支持的駭客組織「拉撒路集團(Lazarus Group)」用於清洗竊得資金。該組織於今年初涉嫌入侵交易所「Bybit」,竊取價值約 14 億美元(合新台幣約 4400 億元)的虛擬資產,並透過 eXch 進行部分資金的清洗。當時 Bybit 向 eXch 發出合作請求,企圖追查資金流向,但遭平台拒絕,掀起外界強烈質疑。
在輿論與執法壓力交織下,eXch 於 4 月 17 日宣布自動關閉服務,並在 30 日正式遭德國當局查封。平台一度張貼聲明稱:「將不再參與犯罪資金相關活動」,但該聲明僅上線數小時便被刪除,引發更多猜測。
美國資安公司 TRM Labs 隨後展開調查,指出 eXch 雖名義上已關閉,但背後實際運作仍在持續。報告指出,平台相關「錢包地址」仍有資金活動,且交易行為與過往模式一致,顯示平台可能透過降低操作能見度的「策略性隱匿」,或因內部意見分歧仍保持部分服務活躍。
這一發展讓加密產業面臨高度警覺——即便平台聲稱關閉,其基礎架構仍可能持續為「資安漏洞」、「網路犯罪」與「非法資金流」提供協助。尤其考量 eXch 曾受拉撒路集團等國家級駭客組織利用,其後續動向不僅成為監管機構的重要觀察對象,也成為整體加密生態中「洗錢防制」的關鍵警訊。
評論:此事件突顯加密平台 KYC 政策的重要性,也反映當前執法與平台風控間的落差仍大。如何進一步追蹤這類平台的餘波,將成為監管機構強化「反洗錢監控」的核心課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