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於 5 月 8 日(當地時間)公布的最新報告,全球加密貨幣市場中透過虛擬資產進行的「跨境匯款」總額達數千億美元,其中絕大多數是由「投機性投資」行為所推動。
報告針對 2024 年第 2 季的數據進行分析,指出比特幣(BTC)、以太幣(ETH)、泰達幣(USDT)與 USDC 等主流加密貨幣所促成的跨境交易總額,約為 600 億美元(約合新台幣 8.76 兆元)。此統計涵蓋了比特幣與以太幣等主要虛擬資產,亦包含穩定幣的相關交易。
BIS 表示,「加密資產的主要流動驅動力來自投機行為與全球資金融通條件」,強調這些資產更多被當作「投資工具」而非「支付工具」來使用。報告進一步指出,數位資產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已愈加普及;在此背景下,如此龐大的資金流動也可能對「傳統金融市場」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
評論:雖然加密貨幣被部分倡議者視為下一代的支付基礎設施,但 BIS 的報告顯示,目前其應用仍以投資投機為主,距離「日常支付工具」仍有一段距離。
報告同時警告,跨境資金流動的規模可能會受到加密資產「價格波動」與「市場情緒」的劇烈影響,建議政策制定者應更緊密監控這一趨勢。BIS 認為,這份分析報告可作為日後觀察「全球加密市場流動」的重要基準點。
關鍵詞:加密貨幣、跨境匯款、投機投資、國際清算銀行(BIS)、穩定幣、比特幣、以太幣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