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鏈上數據分析平台 Glassnode 的最新報告,目前「比特幣(BTC)」的「非流動供應量」創下歷史新高,顯示長期投資者持續將資產鎖倉,不將其釋出至市場。此一趨勢顯示,在整體市場重拾升勢之際,長期投資信心正快速增強。
根據 Glassnode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資料,目前屬於非流動狀態的「比特幣」數量已突破 1,400 萬枚,占整體流通供應量近五成,並創下本輪行情中,過去 30 天內最大的單月增幅。評論:這反映長線投資人對於幣價持續看漲的預期強烈,選擇持有未動。
Glassnode 表示,「比特幣」正逐漸進入供給端的流動性緊縮階段。該平台將「非流動供應」定義為由「非流動實體」所持有、未再重新流入市場的地址群體。當一個錢包的資產流出比重遠低於其流入,便會被歸類為長期持幣者。這些錢包背後通常代表那些習慣積累資產、而非短線交易的「長期投資人」。
Glassnode 補充指出:「非流動供應量的增加,是投資人選擇不花費其所持幣的訊號,這彰顯他們對市場前景的信心,同時也是預示牛市延續的重要指標之一。」
近期「比特幣」價格再度朝向「六位數」美元價位邁進,而根據觀察,大型持幣者(俗稱「加密貨幣鯨魚」)依舊維持積極佈局,使得非流動性供應持續擴大。評論:這可能導致市場上的實際供應量進一步緊縮,進而形成強烈的上漲壓力。
歷來,「比特幣」的「稀缺性」與「有限的流動性供給」被視為推升價格的關鍵因素之一。此次指標再度驗證了這一市場結構,並預示後續走勢可能受到顯著影響。
關鍵詞:比特幣(BTC)、非流動供應、長期投資人、Glassnode、供應縮減、價格上漲壓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