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ryptoQuant 的鏈上數據顯示,過去兩年中,中心化交易所上的比特幣(BTC)儲備大幅減少,總數縮水約 100 萬枚,目前僅剩約 240 萬枚。鑑於比特幣的總發行量僅限於 2,100 萬枚,再加上長期持有者積極「吸納」比特幣,外界認為可能即將出現「供應衝擊」的局面。這一動向,也因機構資金持續湧入市場而進一步加速。
根據 CryptoQuant 的資料,隨著比特幣存量持續下滑,機構動向也更加積極。綜合醫療服務供應商 KindlyMD(NASDAQ:KDLY)於 12 日宣佈,將與納卡莫托控股(Nakamoto Holdings)合併,成立一家上市的比特幣資產管理公司,預計將募資總額 7.1 億美元(約合新台幣 1,090 億元),用於直接購買比特幣。
KindlyMD 計畫整合至由比特幣投資倡議者 David Bailey(大衛·貝利)主導的新結構內。此舉將使該新公司與策略公司與 MetaPlanet 等共計 193 家機構並列,形成一個共掌握約 330 萬枚比特幣的資產管理集團。
貝利表示:「我們的願景是讓比特幣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核心資產,並將其包裝成股票、債券、優先股等所有投資人都能理解並持有的形式。我們的目標是將這些商品推向全球主要交易所。」
面對每四年一次的「比特幣周期」,市場普遍預期,2025 年正進入牛市的迅猛上升期。若考慮「收益遞減理論」,部分分析師推估比特幣在今年底前或將上衝至 25 萬至 35 萬美元的價位區間。
從技術面來看,比特幣的月度相對強弱指數(RSI)在每次宏觀牛市的高點皆有挑戰 90% 區域的趨勢。同時,月線 MACD 圖中的主線與訊號線及 0 軸皆呈現上行,顯示市場上資金仍在持續流入。
評論:隨著比特幣在各大交易所流通量減少、機構買盤強勢、技術圖形向上發展,加密市場或將迎來一波供不應求的價差走勢。比特幣作為稀缺性資產的角色正在逐步升級,顯示市場對其未來價值的高度預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