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重新調整加密貨幣監管制度,機構資金或將加速進入市場
在重新制定加密貨幣的監管框架後,日本正朝向成為「比特幣(BTC)需求強國」邁進。這項制度性改革預計將吸引指數型基金(ETF)與機構資金進入日本市場,對全球比特幣供需產生深遠影響。
根據《日經新聞》24 日(當地時間)報導,日本金融廳(FSA)宣布完成了「2025 加密資產改革工作小組」的報告,標誌著該國對加密貨幣監管框架的全面重整告一段落。此番改革重心,從原本以支付服務法為主幹的制度,轉移至更具投資監管導向的《金融商品交易法》,強化對投資人的保護。外界預期,這將有助於吸引大量機構投資人進場。
加密貨幣數據分析機構 XWIN Research 指出:「目前日本的鏈上(On-chain)活動全球占比偏低,但其家戶資產規模排名世界前段。」該機構認為,當 ETF 或其他具監管框架的加密貨幣基金推出後,投資門檻降低,可望大幅增加機構買盤實力。目前日本每日活躍的比特幣地址約為 2 萬至 4 萬個,明顯低於全球的每日平均 45 萬至 80 萬個。
報告進一步指出,若大型資產管理公司能合法投資加密貨幣市場,長期而言,將對比特幣的供需結構造成上行壓力,推動價格走高。
金融廳的政策方向是將加密資產納入主流投資資產範疇,同時強化監管實效。新制中預計將納入發行方的風險揭露義務、禁止內線交易、加強資產安全性,以及對業者營運行為的監督強度。
此外,日本政府還將對國外未經註冊的數位資產服務進行擴大約束,並正在研議針對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設立獨立的監管專區。《日經新聞》消息指出,官方亦將對本地交易平台設立最低準備金要求,並暫定於 2026 年提交國會立法。
一旦法案通過,加密貨幣交易所將面臨與傳統金融機構相當的監督標準,包括禁止內部交易、加強保管審計制度及情報揭露義務等措施。另有消息指出,金融廳考慮將加密資產正式納入《金融商品交易法》定義的「證券」。
評論:這項改革是日本首次在主流制度下全面監管加密貨幣,對建立更透明、安全、親機構的產業環境可謂關鍵一役。近期日本也傳出政府著手研究讓銀行能合法持有與交易加密貨幣,市場預期將更進一步提升投資人信心。
鏈上分析公司 CryptoQuant 表示:「從長期來看,日本的制度改革可能會為比特幣的供需基本面注入正面動能。」
關鍵詞強調:本次改革顯示日本正加快將加密貨幣納入「金融商品交易法」管轄,透過制度面降低 ETF 與機構基金的市場進入門檻,有望強化日本作為「比特幣(BTC)需求中心」的地位。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