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央行公開穩定幣監管草案,預告 2026 年正式實施規則
英國央行(BoE)正全面推動對穩定幣的監管架構,於 8 日(當地時間)發布了一份長達 50 頁的「諮詢文件」,正式揭開市場意見徵求的序幕。該草案聚焦於與英鎊掛鉤的「系統性穩定幣」,並預計於 2026 年下半年拍板定案,未來可能為全球穩定幣產業帶來結構性轉變。
根據該份文件,英國央行計畫強制穩定幣發行者將至少 40% 的資產存放在央行的零利率帳戶中,其餘最多 60% 則須配置於英國短期國債。此舉主要目的在於降低「系統性風險」,同時保持與「法幣」的強連結性。
此外,在持有上限方面,英國央行規定個人對單一穩定幣的最高持有額為 20,000 英鎊(約 26,300 美元),一般企業則上限為 1,000 萬英鎊。不過,若企業營運需求合理且明確,仍可申請例外批准。
有關該草案的意見徵集將持續至 2026 年 2 月 10 日,英國央行預計於同年下半年發布最終監管規範。央行方面強調,監管政策的最終目標是「在不擾亂市場的前提下,同時兼顧消費者保護與金融穩定」。
評論:英國此舉凸顯出各國監管機構正積極建立一套具前瞻性且能與現行金融體系接軌的穩定幣架構;而標準化的「資產儲備比例」與「持有上限」設計,也可望成為其他主要經濟體制定規則的參考。
與此同時,美國方面亦出現監管環境的相對穩定訊號。根據 CNBC 的報導,美國國會已通過一項臨時預算協議,避免政府關門危機,令近期壟罩加密產業的不確定因素略為紓緩。
另值得一提的是,川普總統在近日出席公開活動時暗示,未來美國可能將來自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關稅所得,用於向美國消費者發放「2,000 美元關稅紅利」。此一主張雖尚未具體實施機制,卻也被外界視為其鞏固「保護主義」政策立場的象徵。
評論:無論是英國的強化監管或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緩解,對當前正處於發展關鍵期的加密貨幣市場而言,皆屬重大訊號。考量「穩定幣」已逐漸成為全球支付與資金流動的重要工具,各國監管舉措的演變,未來勢將深刻影響整體行業策略方向。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