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中央銀行公布穩定幣監管草案,計畫 2026 年下半年定案
英國正積極推動穩定幣監管制度。根據英國中央銀行(BoE)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諮詢文件,當局擬針對「具系統性風險的穩定幣」(systemic stablecoin)建立全新框架,目前正徵詢各界意見,目標於 2026 年下半年制定最終規定。在全球穩定幣發展快速的當下,英國此舉被視為對「金融穩定性」進一步控管的具體行動。
此次諮詢內容涵蓋以英鎊為基礎的穩定幣,重點探討其作為支付手段的廣泛應用可能性,及其對金融系統穩定的潛在影響。BoE 表示,穩定幣發行人應將至少 40% 的負債資產存放於央行無息帳戶,其餘 60% 則需投資於短期英國國債。此舉旨在提升資產「流動性」與「安全性」。
除了監管資產配置外,草案也限制穩定幣的持有上限。個人投資人每種代幣不得超過 2 萬英鎊(約新台幣 342 萬元),企業則不得超過 1,000 萬英鎊(約新台幣 17 億元)。不過,部分零售企業可申請例外批准。此設計用意在於控制系統性風險,避免資金集中引發金融不穩。
根據中央銀行說法,此次諮詢將至 2026 年 2 月 10 日為止,並預計在同年下半年公布完整規則。評論:英國此舉反映其有意在數位金融基礎建設上扮演領先者角色,同時強化對新型支付工具的風險防控。此監管進程也可能成為其他國家制定相關政策的參考標竿。
美國化解短期政治風險,川普力推「關稅紅利」
另一方面,美國近期政治不確定性略降。美國參議院日前就避免聯邦政府關門達成協議,暫時解除「預算僵局」,為包含加密貨幣在內的整體市場情緒帶來緩解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總統也在此時間點宣布,他計畫向美國民眾發放每人 2,000 美元的「關稅紅利」,用以分享美中貿易戰期間所徵得的關稅收入。評論:此舉不僅提升他在選前的民意支持度,也再次點燃市場對「財政刺激方案」的討論。
評論指出,美、英近期的政策動向顯示,主要經濟體對於加密產業的監理策略正逐步趨向制度化,而這股趨勢將對「投資信心」、「跨境資金流動」甚至「產業定位」形成深遠影響。對穩定幣、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應用領域而言,這可能是一場結構性的轉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