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彭博社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美國聯準會(Fed)理事史蒂芬·米蘭(Steven Miran)表示,穩定幣的擴張可能成為「利率下調」的重要推動因素。他指出,美元掛鉤的加密資產快速發展,將對聯準會貨幣政策中的「中性利率(r-star)」產生結構性影響,未來或促使基準利率下調。
米蘭理事是在紐約舉行的 BCVC 峰會中發表上述言論。他表示,穩定幣為美元創造了額外的需求來源,進而壓低中性利率。這是一種理論上的利率水準,在此利率下,經濟既不過熱也不衰退。如果中性利率趨勢性下降,聯準會為維持經濟平衡,也可能需要進一步降息因應。
他指出:「基於美元的穩定幣正在施加向下的結構性壓力,影響中性利率路徑,這最終可能傳導至聯準會的利率決策。」
評論:穩定幣過去普遍被視為支付工具,但如今其影響力已逐步擴及貨幣政策。米蘭的言論顯示,美國決策圈開始認真評估穩定幣對金融體系的潛在衝擊,這對整體穩定幣市場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 CoinGecko 數據,目前全球穩定幣總市值約為 310 億美元。不過,米蘭引用聯準會內部研究指出,未來 5 年內,該市場規模可能暴增至 3 兆美元。
隨著穩定幣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未來可能對聯準會政策利率走向產生「實質影響」。市場觀察人士認為,聯準會未來在制定規範時,將更密切關注此類資產的系統性風險及其對貨幣供需結構的影響。
關鍵詞提示:穩定幣、中性利率、聯準會、貨幣政策、利率降息、史蒂芬·米蘭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