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加密貨幣分析平台 CryptoPotato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近期持有 1,000 至 10,000 枚比特幣(BTC) 的「巨鯨」投資者在 24 小時內大量買入 10,000 枚比特幣,投資金額約為 1,000 億韓元(約合新台幣 23 億元)。由於這波「買盤」出現在比特幣接近主要「支撐線」的區段,是否能對市場走勢形成逆轉效應,備受關注。
鏈上分析師阿里·馬丁內斯(Ali Martinez)指出,這些持有大量 BTC 的大型地址,在最近一個月呈現「拋售」狀態後,此次重新進場買進,是一項顯著的轉向信號。分析顯示,這些巨鯨在短短一天內增持 10,000 枚 BTC,反映出部分投資人仍對後市持有信心。
目前比特幣價格較一週前下跌約 7%,在 10 萬 2,000 美元(約新台幣 316 萬元)下方盤整,單日交易量則上升至約 700 億美元,顯示市場正在快速放量。用於觀察市場拋售壓力的「交易所巨鯨比率(Exchange Whale Ratio)」已降至 0.40~0.45,為過去一個月最低。馬丁內斯指出,這可能意味著巨鯨並未立刻將增持代幣轉入交易所,「可解讀為偏向中長期持有,甚至逐步建立部位的策略」。
此外,另一個鏈上指標「短期持倉者已實現盈虧率」也出現值得留意的訊號,目前該數據為 -11.16%。馬丁內斯補充說:「歷史上兩年內每次下降至 -12% 以下後,比特幣都出現明顯反彈,這或許表示反彈空間即將來臨。」
從技術面觀察,比特幣目前正測試「50 週指數移動平均線(EMA)」,相對強弱指數(RSI)約為 44.5,對多頭來說並非極端疲弱的區域。一些投資人據此考慮是否進場,但也有部分分析師維持「保守看跌」觀點。加密市場觀察家 Crypto Patel 表示:「比特幣價格結構已經轉而走空,若跌破 8 萬 3,610 美元(約新台幣 259 萬元)支撐線,將面臨更深一波調整。」
CryptoPotato 並警告,若比特幣失守「50 週簡單移動平均線(SMA)」,可能引發更大賣壓。此外,「全球流動性」緊縮也對加密市場形成壓力。交易員 Daan Crypto Trades 表示:「在全球資金再次擴張之前,整體市場將難以恢復對風險資產有利的環境。」
同時,亞洲、歐洲到美國地區普遍出現實體市場「現貨拋售」的趨勢,也對價格回升造成重壓。分析師 Ted 認為:「若全球現貨買盤無法回穩,短期內的反彈可能有限。」
評論:目前比特幣價格仍處於多重「長期趨勢線」下方,週線收盤亦不具備明確反彈信號。儘管巨鯨重啟「建倉」或可視為潛在轉機,但若缺乏宏觀資金與現貨買盤的支持,這一波行情或將僅為「短期錯覺」。
比特幣(BTC)是否能藉由此波巨鯨加碼行動突破當前盤整格局?後續發展仍需密切觀察市場資金動向與技術指標的同步變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