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安(Binance)執行長鄧偉立(Richard Teng)近日發出警告,指出透過 WhatsApp 擴散的「釣魚詐騙」手法日益猖獗,呼籲用戶切勿掉以輕心。他強調,詐騙者常冒充幣安員工,試圖欺騙加密貨幣投資人,並藉此非法獲取敏感資訊。
根據鄧偉立於 24 日(當地時間)在社群媒體 X(原 Twitter)上的發文,詐騙集團的常見手法包括加入公眾加密貨幣社群,或直接私訊用戶,聲稱要「處理帳戶問題」或提出「投資機會」。他重申:「幣安從不會透過 WhatsApp 群組發送任何與資金或投資相關的訊息。若收到可疑訊息,請第一時間查證。」
幣安強調,其官方客服僅透過認證的 X 帳號、Telegram 頻道與電子信箱與用戶溝通。如使用 Telegram 或電子郵件聯繫,也應使用「Binance Verify」工具查證對方身份,以確保聯繫對象確為官方人員。官方同時提醒,絕對不要點擊 WhatsApp 傳來的任何連結,並切勿透露二階段驗證碼、錢包助記詞、密碼,或私鑰等敏感資訊。
「釣魚詐騙」是目前最常見的網路犯罪形式之一,騙徒往往偽裝成可信機構,透過郵件、網站或即時訊息來設下陷阱,騙取用戶登入資訊、錢包存取權限,最終竊取受害者資產。
面對加密資產全球普及及即時通訊使用頻率升高的趨勢,鄧偉立表示,詐騙集團也開始針對例如 WhatsApp 等使用者熟悉的平台,設計更具欺騙性的攻擊手法,透過高擬真的訊息內容,誘導用戶上當。「部分詐騙者甚至會利用公開取得的用戶資料,打造逼真的劇情腳本,再以『帳號即將被凍結』、『檢測安全漏洞』等緊急狀況作為藉口,要求用戶立即回應,」鄧補充,「待受害者協助提供資訊後,便會立即失聯,其後才意識到資產已遭竊。」
最後,鄧偉立再次強調,面對日益精密的詐騙行為,用戶的「警覺性」才是保護資產最關鍵的盾牌。他呼籲所有投資人務必經由幣安「官方管道」再三核實任何聯絡內容,以策安全。
評論:此案例反映出在詐騙技術不斷進化的今日,去中心化平台的用戶教育與資訊安全意識提升,已成為不可或缺的風險管理措施。若加密產業要持續擴張,平台方與用戶之間的防詐合作機制勢必更加緊密。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