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聯準會(Fed)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最新宣布,基準利率再次下調 0.25 個百分點,展現出持續的「降息趨勢」,此舉為接連第二次下調。針對近期美國經濟成長放緩以及長達數週的聯邦政府關門,聯準會選擇採取前瞻性政策因應。這一利率調整雖符合市場普遍預期,但包括比特幣(BTC)在內的加密貨幣市場,仍出現下跌走勢。
此次調整是聯準會連續第二次進行的降息行動。由於近期勞動市場出現疲弱跡象,加上政府關門約一個月以來,導致多項重要經濟數據無法正常發布,使得政策制定面臨諸多不確定性,聯準會選擇先行採取刺激措施。
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更進一步於會後聲明宣布,將於 12 月 1 日起正式終止量化緊縮(QT)政策。所謂量化緊縮是指聯準會透過減少所持有資產來回收市面流動性。本次結束 QT,被市場解讀為「提高流動性」的明確信號。
外界普遍早有預期聯準會將再度降息,包括去中心化預測市場 Polymarket 等平台均顯示,市場多數押注「降息調整」將至。然而,儘管符合預測,市場反應卻冷淡不振。根據 CoinGecko 數據,利率決議發表當下,比特幣價格約為 111,400 美元,24 小時內下跌約 3%。總體加密資產市值則來到約 3.86 兆美元。
另一方面,來自衍生性商品市場的資訊顯示,當日爆倉總額達 5.6 億美元,突顯市場波動幅度加劇。這也被部分分析人士視為投資人情緒仍偏向保守,存在風險規避傾向。
評論:理論上,降息能為風險資產如加密貨幣等帶來正面推力。然而此次比特幣下跌反映出市場對政策效果仍有疑慮。除政府關門與資料空窗導致的資訊不對稱外,也不排除部分高位持有者趁機「實現獲利」,成為壓力來源。結合這些因素,加密市場的短期走勢仍將面對諸多挑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