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司法部正準備沒收涉詐騙案件中的 127,271 顆比特幣,價值高達 14.4 億美元(約合 20 兆 716 億韓元),未來可能正式納入聯邦政府擁有的資產儲備。這起針對加密詐騙所得的追繳動作,將成為美國歷來最大規模的加密資產查封案件之一,也引發外界對政府擴張「策略性加密儲備」的關注。
根據《彭博社》24 日(當地時間)報導,美國紐約東區地方法院日前公布對柬埔寨企業「王子控股集團」(Prince Holding Group)創辦人陳志(Chen Zhi)的刑事訴狀。司法部指出,遭查扣的 127,271 顆比特幣(BTC),正是來自該公司主導的「養豬再宰」(pig butchering)類型加密投資詐騙。針對此案,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也已將王子控股集團及旗下子公司列入制裁名單。
目前,這批資產正由美國政府「暫時保管」中,若陳志罪名成立,檢方將依法正式沒收資產並納入「國家比特幣準備金」。由於川普總統於 3 月曾簽署行政命令,啟動美國首個包含比特幣在內的「國家戰略加密資產儲備機制」,因此此案有望成為「命令實施後首宗重大加密資產入庫案例」。
此外,市場震盪也考驗著機構資金動向。根據 SoSoValue 數據,過去週末加密貨幣市場大幅下挫,美國境內「現貨比特幣與以太幣(ETH) ETF」單日資金淨流出規模超過 7 億 5,5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04 億元)。其中,以富達(Fidelity)旗下 Wise Origin 比特幣基金(FBTC)出現 9,328 萬美元資金淨流出最為明顯,而灰階(Grayscale)的 GBTC 更損失 1 億 4,539 萬美元。此外,Bitwise(BITB)、方舟投資的 ARKB 等 ETF 產品也錄得數千萬美元高速出逃。
評論:即使整體市場壓力沉重,資金仍出現結構性分流。黑岩(BlackRock)iShares 比特幣信託基金(IBIT)成為市場少數亮點,逆勢吸引 6,036 萬美元(約新台幣 8.38 億元)資金流入,顯示主流機構仍對部分 ETF 品牌維持信心。
目前,美國現貨比特幣 ETF 整體「累計資金淨流入」已達 624.4 億美元,對應總管理資產(AUM)高達 1,571.8 億美元,代表約 6.8% 的全球比特幣市值正由 ETF 所掌控,對市場價格與流動性具備高度槓桿影響。
另一方面,亞洲也傳來值得關注的新進展。根據開發者社群消息,不丹政府已決定將其國家數位身份基礎建設,從原先部署於 Polygon(MATIC) 網路,遷移至以太坊(ETH)網路。種種跡象顯示,以太坊在「信任、安全與延展性」上的表現仍獲得政府級機構的高度評價。
評論:不丹選擇遷移至以太坊平台,反映出 Layer 1 區塊鏈的發展競爭正從 DeFi 生態擴大至公共基礎建設層次,也突顯「鏈上治理與國家級應用整合」正成為 Web3 下一波重要趨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