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政府邁入第三週的關門狀態,對整體加密貨幣產業造成不小衝擊。尤其備受市場矚目的比特幣ETF(上場交易基金)申請案,目前已有約16項新申請因審查停擺而卡關。若此次政府關門持續至11月,加密ETF能否順利推出,恐怕將變數重重。
根據韓國媒體《Chosun Ilbo》的報導,政府關門始於 10 月 1 日,由於共和黨與民主黨未能就新一年度預算案達成共識,導致包括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等多數聯邦機構僅能保留必要人手並暫停大部分運作。由於ETF審核權責屬於SEC,機構陷入癱瘓,連帶使數十件加密ETF提案遭延後處理,無法展開正式審議程序。
原本SEC預計在10月內對這16件ETF申請案給出最終裁定,此外,同月初更收到多達21件新案申請,顯示市場對ETF推出抱有高度期待。然而政府停擺至今,導致部分案件即使超過評估時限,也無任何結論,行政進程幾近癱瘓。
本次政府關門無法預估何時結束,正是當前最大不確定因素。報導指出,國會目前陷入僵局,共和黨一方主張削減政府支出,以壓低負債水位,並要求增加邊境安全等特定項目預算;與此同時,民主黨則堅持維持衛生保健支出與延長即將到期的租稅減免政策。美國總債務目前已逼近37.8兆美元,換算每位國民背負約11.1萬美元的債務。雙方立場分歧,使現階段國會上、下院運作停滯,短期內解決僵局的可能性極低。
評論:除非國會儘速通過12項機構預算案,或核准臨時開支法案(CR),再經由川普總統簽署,否則政府無法全面恢復運作。這場政治僵局不僅延宕政策推動,也對具有潛在成長性的加密貨幣市場產生負面影響。儘管上場交易基金原被視為推動機構資金進入市場的關鍵政策工具,但此波延誤再度突顯市場仍面臨來自決策面的「政策風險」。
市場人士擔憂,待政府恢復運作後,SEC短期內將收到大量積壓申請,審查時程可能進一步拉長,間接拖延比特幣ETF等產品的正式上市時間,進而影響投資人入場節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