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太幣(ETH)於近日大跌逾 12%後,市場中的「大戶」與機構投資人正悄悄重返戰場,再度鎖定這項關鍵資產。根據鏈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 的觀察,這波快速回檔正被資深投資者視為潛在佈局機會,不少業內人士更認為,這可能預示著以太幣將展開一波「中長線反彈」。
根據 Lookonchain 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佈的報告,有兩個疑似隸屬加密挖礦公司 Bitmain 的新錢包,從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FalconX 和中心化交易所 Kraken 提領了共計 33,323 枚以太幣(ETH),總市值高達 1.76 億美元(約合新台幣 57 億元),幣種隨後皆轉入個人冷錢包。此舉被視為非短期套利,而是對以太幣價格長期表現的「強烈信心」展現。
此外,另有一名匿名場外交易(OTC)的大戶也透過 FalconX、Coinbase 和 Wintermute 等平台分批購買了 14,165 枚以太幣(ETH),總交易金額達 5,550 萬美元(約合新台幣 180 億元)。由於採取避開市場波動的 OTC 模式,也顯示該投資者正低調增加持倉,或對市場中期反彈持正面看法。
評論:在過去數次重大調整後,像此類「抄底行為」往往成為中長期多頭趨勢的前兆,而目前大戶與機構的積極佈局,不僅透露他們對以太幣基本面持續看好,也可能正在醞釀下一波上漲潛力。
事實上,自 2025 年以來,以太幣已累計上漲 30%,表現優於比特幣(BTC)的 25%。在其憑藉「股權證明(PoS)」共識機制提升網路效率與擴展性後,越來越多長線投資人正將其視為核心配置資產。
另一方面,《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近日透過社群媒體公開表示,他看好白銀與以太幣的長期價值,並鼓勵投資人以長遠眼光進場。部分分析認為,此言論也為近期買盤帶來助力,特別是在散戶端提升了關注度。
雖然當前以太幣仍在 3,835 美元(約新台幣 53 萬元)附近震盪,24 小時之內跌幅達 11.6%,但相對交易量卻暴漲了 196%,來到 1,204 億 7,0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3.8 兆元),顯示市場交易活躍度不減反升。這被市場解讀為:儘管價格回落,但交易動能仍由買方主導,顯示多方情緒尚未熄火。
綜合鏈上數據與市場佈局趨勢來看,這波快速拉回非但未造成恐慌,反而吸引大戶趁勢進場,逐步醞釀以太幣的穩健回升動能。許多市場觀察者亦認為,這有可能是「中長期復甦格局的起點」。
關鍵詞:以太幣(ETH)、機構投資、價格反彈、鏈上數據、長期投資、Robert Kiyosaki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