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以太幣(ETH)暴跌後反彈至 3,850 美元 駭客拋售與巨鯨進場交織引發市場震盪

以太幣(ETH)暴跌後反彈至 3,850 美元 駭客拋售與巨鯨進場交織引發市場震盪 / Tokenpost

以太幣(ETH)近日再度處於市場劇變的核心位置。根據 Lookonchain 的數據顯示,在短短 24 小時內,ETH 價格一度暴跌至 3,500 美元,隨後略有反彈,目前已回升至 3,850 美元左右。這次下跌不僅是普通的市場修正,而是受到駭客拋售與大型投資者進場布局等多方力量交織的影響,導致以太幣市場進入充滿不確定性的「動盪期」。

根據鏈上數據分析機構 Lookonchain 24 日(當地時間)的觀察,有兩個與駭客相關的錢包地址疑似出售了總價值約 2,0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6.5 億元)的以太幣(ETH)。據推估,這些地址是透過非法手段累積的資產,並在此次交易中實現了約 37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2 億元)的資本損失。

與此相對的是,一些加密貨幣巨鯨則將下跌視為「加倉機會」。Lookonchain 指出,疑似與礦業機構 Bitmine 相關的錢包,從包括 FalconX 與 Kraken 在內的集中交易所大量提幣,共提領 3 萬多顆 ETH,總價值約 1 億 2,640 萬美元(約新台幣 41 億元)。此外,亦有單一巨鯨透過場外交易(OTC)方式購得約 1 萬 4,165 顆 ETH,價值約 5,55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8 億元)。評論:這些舉動顯示機構投資者在長期仍對以太幣(ETH)抱有「高度信心」。

然而,並非所有機構投資者都能在這波行情中「全身而退」。由湯姆·李(Tom Lee)創辦的資產管理公司 Bitmine Immersion 就面臨約 20 億美元(約新台幣 65 億元)的帳面浮虧。評論:即便是資本雄厚的機構,在面對劇烈波動的市場時也難以完全避開損失,這凸顯市場風險控管的重要性。

此外,加密貨幣分析師 Ali Martinez 亦指出,過去 48 小時內有近 23 萬顆 ETH(依當前價格計算約達 8 億 8,55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87 億元)從集中交易所流出。這可能意味著投資者將資產轉入冷錢包,有意長期持有,進而減緩短期賣壓,是個「偏向利多」的市場訊號。

針對此次市場劇烈波動,Twitter 加密社群知名評論者 CryptoKaleo 在貼文中指出:「這類型的暴跌連 2020 年疫情初期都難得一見,可說是極為罕見的狀況。」

目前尚難預測以太幣(ETH)接下來的走勢,但觀察機構投資者的動態與場外交易活動頻繁,顯示這波市場修正並非單一原因導致的恐慌拋售,而是蘊藏著深層的結構性訊號。評論:面對市場劇烈起伏,投資人應慎思「誰會留下來」,因為真正的趨勢往往在低迷中悄然萌芽。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