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與以太幣(ETH)雖同為加密貨幣市場的主力資產,兩者在2025年的上漲趨勢中卻展現出不同的節奏。根據近期市場觀察,比特幣依舊是市場「重心」的代表,而以太幣的價格走勢則相對溫和。
事實上,截至2025年目前為止,以太幣年初至今上漲約30%,略高於比特幣的25%。特別是在5月至9月間,以太幣價格一度翻倍,暫時超越比特幣的漲幅。不過若從長期發展來看,許多分析師仍認為比特幣的走勢更具穩定性。
以太幣的一大優勢來自其所採用的「權益證明」(PoS)共識機制,這與比特幣所使用的「工作量證明」(PoW)機制形成明顯對比。PoS 系統允許持幣者進行「質押」以獲取收益,形成類似「利息」的被動收入模式,這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以太幣,成為吸引資金的重要誘因。
此外,近期以太幣生態系中新成立的兩個「國庫組織」被視為潛在的強力推手。這些組織積極進行 ETH 收購,為市場帶來穩定的買盤動能,也可能對中長期需求提供支撐。
從機構預測來看,市場對以太幣前景抱持樂觀態度。根據國際投資銀行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預測,以太幣年末有望上探7,500美元(約新台幣1,041萬元),並可能在2028年前觸及25,000美元(約新台幣3,475萬元)。2025年以太幣年增幅達到59%,也顯示其逐步獲得機構與企業信任。
然而,比特幣作為「數位黃金」的地位仍無可動搖。根據 2024 年黑岩(BlackRock)的分析,比特幣在面對地緣政治與經濟不確定性時表現出最強的抗壓性。其過去五年展現的價值保存能力,依然在市場中樹立標杆。
此外,方舟投資(ARK Invest)首席執行長凱茜·伍德(Cathie Wood)亦稱比特幣為「全球通貨系統」的代表。作為未曾遭受駭客攻擊的主要區塊鏈,比特幣的安全性在所有 Layer 1 公鏈中仍具壓倒性優勢。
方舟也透過投資微策略(MSTR)等比特幣概念股與持有 BTC 本身,長期看好其未來價值。該公司大膽預測,比特幣的目標價可於 2030 年以前攀升至 240 萬美元(約新台幣3億3,360萬元)。
從技術分析來看,比特幣目前仍呈現強勢走勢。其 20 日與 50 日指數移動平均線(EMA)保持上漲態勢,支撐回調階段的買盤動能。尤其 11萬5,000 至 11萬7,000 美元(約台幣1,600萬)的價位帶形成顯著支撐,而 100 日 EMA 持穩於11萬3,000 美元(約新台幣1,570萬)以上後,進一步確認多頭格局。
儘管以太幣未來上漲至1萬美元(約新台幣1,390萬元)的可能性已被提出,但市場尚未完全定價一些潛在的不確定因素。相比之下,由於比特幣更被機構採納且作為估值指標資產,其市場領先地位在短期內難以撼動。
總結而言,雖然比特幣與以太幣皆處於長期上行趨勢中,但「比特幣仍為市場核心資產」的觀點,正是2025年真實的投資寫照。評論:兩兩對比之下,比特幣的市場領導性與資產穩定性,對於機構投資人而言依舊較具吸引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