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 24 小時內,加密貨幣市場遭遇大規模清算,引發劇烈波動。根據 CoinGlass 數據,截至撰稿時間,約有價值 6 億 7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844 億元)的槓桿倉位被強制清算,波及比特幣(BTC)、以太幣(ETH)、Solana(SOL) 與瑞波幣(XRP) 等主流加密貨幣。其中,瑞波幣雖未能倖免,但在回測關鍵支撐位後,有望出現技術性反彈。
根據統計,單是比特幣倉位就有約 1 億 4,948 萬美元(約新台幣 207 億元)遭清算,以太幣更高達 1 億 7,454 萬美元(約新台幣 242 億元)。Solana 為 2,734 萬美元(約新台幣 38 億元),瑞波幣則為 1,567 萬美元(約新台幣 21 億元),雖金額相對較小,但市場分析師指出,在此類高波動性環境中,技術指標與市場情緒往往對價格走勢有更直接的影響。
本次事件中,多數清算為多頭(做多)倉位,約占 4 億 2,076 萬美元(約新台幣 585 億元),而空頭倉位(做空)僅為 1 億 8,687 萬美元(約新台幣 258 億元)。此種「多空失衡清算」狀況凸顯出投資人對市場過度樂觀,稍一風吹草動即可能引爆劇烈反轉。
其中瑞波幣價格目前跌破 2.80 美元(約新台幣 38 元)關卡,接近技術分析師 Ali Martinez 所指出的重要支撐位 2.73 美元(約新台幣 37 元)。若能守住此水平,有望展開反彈,目標價格預估為 3.10 美元(約新台幣 43 元)。此外,根據衍生品市場數據,3.149 美元(約新台幣 43.7 元)被視為「空頭最大痛點」,若價格進一步上漲,恐觸發一波空頭回補,形成所謂「空頭擠壓」效應。
另一方面,《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近期表示,目前傳統投資組合的「60/40」配置法則已不再適用,並公開支持將比特幣與以太幣納入核心資產。他強調,「政府基本上已經破產,由政府發行的債券其實是風險資產」,更進一步將黃金、白銀及加密幣—尤其是比特幣與以太幣—列為「真正的資產」,作為應對制度性風險的避險工具。
清崎補充指出,自從美元脫離「金本位制度」後,他對所有法定貨幣的信任度大幅下降,並稱其為「假鈔」,認為當前的金融體系本質上處於脆弱與投機泡沫的交界。
此外,迷因幣項目之一的柴犬幣(SHIB)也出現值得關注的資金流動現象。根據鏈上資料,逾 1,420 億枚 SHIB 已從交易所流出,總價值達數千萬美元。部分投資人將此舉視為「強勢信號」,因為代幣流出意味著市場拋壓可能減少。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供給面收縮,SHIB 價格仍持續走低,目前徘徊於 0.0000119 美元(約新台幣 0.017 元),投資人信心仍顯不足。尚未觀察到明確的機構資金進場證據,一些分析人士警告,若缺乏後續買盤支撐,可能反令市場流動性下降,進一步加劇價格脆弱性。
評論:近期市場清算與資金流動的劇烈變化,反映出當前加密貨幣領域正處於「極端投資情緒的交會點」。與其過度依賴技術指標,不如更加關注整體市場風險結構與投資者信心的回穩情況,這將決定後續價格走勢的關鍵方向。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