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推動「聊天控制」法案 專家憂侵犯隱私、用戶恐轉向 Web3 平台
歐盟正準備通過具爭議性的「聊天控制(Chat Control)」法案,數位隱私專家警告,此舉將可能損害公眾對數位通訊的信任,並進一步推動用戶轉向より重視隱私保護的 Web3 平台。
根據 The Block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這項法案的核心為歐盟執委會針對「打擊兒童性剝削內容」所擬定的規範。該法案規定,數位平台營運商必須在訊息加密之前,自動掃描內容以偵測非法資訊。此舉意味著將在加密訊息前,對內容進行監控,等同於為所有加密系統安裝「後門」,引發廣泛爭議。
數位安全企業 Diode 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Hans Rempel(漢斯·倫佩爾)直指,此法案與「數位隱私」的核心價值嚴重衝突。他表示:「讓高度集權、可能腐敗的機構擁有監控一切通訊的權限,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區塊鏈資產代幣化企業 Brickken 的法律主管 Elisenda Fabrega(艾莉森達·法布雷加)也提出警告,指出此法案或將違背歐洲聯盟司法法院的既有判決以及《基本權利憲章》。她特別提及該憲章第 7 條與第 8 條所保障的「通信秘密」與「個資保護」權利,認為該法案的合法性本身便存在疑慮。
Fabrega 強調,法案中所強制執行的「用戶端掃描(Client-side scanning)」技術,將導致即使在沒有任何不法行為跡象下,也能夠對一般使用者裝置中的所有數據進行預先監控,顯然侵犯使用者隱私。
評論:此類監控機制與預防犯罪的目的間雖不無正當性,但若缺乏嚴格的司法控管與透明機制,恐對資訊自由造成難以逆轉的損害。此外,也可能擴大使用者對主流平台的不信任,進而加速向去中心化與重視資料自主權的 Web3 生態遷移。
在此情況下,Web3 平台的「數據所有權」與「隱私保護設計」成為關鍵優勢。相較於傳統平台集中式的資料儲存方式,Web3 強調將使用者資料的控制權交還個人,正好呼應對數位隱私日漸升高的社會期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