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準會降息提振市場信心,全球加密貨幣政策變局浮現
在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於 24 日(當地時間)宣布降息後,加密貨幣市場迅速回暖。以比特幣(BTC)為首的主要加密幣種出現明顯反彈,市場投資情緒明顯轉佳。然而,從全球角度觀察,各國政策反應呈現高度差異,展現出加密貨幣產業面臨的複雜環境。
根據綜合外電報導,本週引發關注的第一個重大事件來自美國。美聯準會意外將基準利率調降 0.25 個百分點,從 4.3% 下修至 4.1%。這是自 2024 年 12 月以來首度採取寬鬆策略,被市場視為貨幣政策「轉向寬鬆」的重要信號。消息公布後,比特幣價格立即拉升,顯示市場對資金成本降低產生正面反應。這波帶動不只限於比特幣,包括以太幣(ETH)、Solana(SOL)等主流幣種也同步上漲。
不過,其他國家的政策走向卻呈現分歧。泰國近日爆發「史無前例的銀行系統癱瘓事件」,多家銀行用戶無法順利登入或操作帳戶,引發民眾對傳統金融機構的不信任。評論:這類金融體系中斷,可能激發更多民眾轉向比特幣等去中心化資產以尋求避險。
在歐洲,法國監管機構針對未在歐盟框架下取得牌照的外國加密貨幣公司,考慮採取「營運限制措施」,展現更緊縮的金融政策。評論:隨著 MiCA 規範逐步實施,歐洲市場的准入門檻恐將持續提高,對未合規業者構成挑戰。
與此同時,澳洲則選擇寬鬆策略,宣布取消對穩定幣(Stablecoin)發行與流通企業的特許經營要求,以營造更自由的市場環境。此舉被視為有利於產業創新發展的正面訊號。
此外,巴基斯坦也成為市場焦點之一。該國透露正考慮向加密貨幣產業開放市場,反映出全球正在加速適應區塊鏈與數位資產的趨勢。評論:儘管政策風險仍在,但更多國家選擇擁抱創新,加速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的演化步調。
綜合來看,雖然比特幣等資產因美聯準會降息而獲得提振,但各國監管溫度落差與突發事件,為整體市場注入更多不確定性。在監管與市場成長之間尋求平衡,將持續是加密貨幣產業的發展核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