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ETH)共同創辦人Vitalik Buterin(維塔利克·布特林)近日就目前引發社群熱議的「以太幣質押提款排隊」問題,提出回應。根據現行規則,用戶在退出質押後最長等待時間可達45天,引發社群對於用戶體驗的質疑。
爭議源自Galaxy Digital 分析師Michael Marcantonio(麥可·馬坎托尼奧)於 X(前 Twitter)發文批評稱:「一個提款得等上45天的區塊鏈,怎麼可能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新基礎設施?」他進一步以 Solana(SOL) 為比較對象,指出 Solana 用戶僅需等待約2天即可解除質押。然而,在引發熱議後,他已刪除該則貼文,但相關討論仍持續延燒。
對此,布特林並未表現出強硬立場,但也坦言現行設計確實有改善空間。他解釋,以太坊質押系統在架構上經過複雜設計,主要是為了提高整體「安全性」與「去中心化」程度,不過冗長的提款時間也確實對使用者體驗造成「不便」。他表態支持社群尋求更妥善的平衡點。
根據以太坊基金會消息,網路自 2022 年「合併(The Merge)」升級後,正式轉為權益證明(PoS)運作機制。然而,進入解除質押程序後需等待數週甚至超過一個月,令部分參與者認為會降低使用彈性,對比其他區塊鏈平台競爭力顯得不足。
評論:雖然以太坊目前強調網路「分散性」與「安全性」為優先,但此次事件凸顯出現代用戶對「靈活性」與「可接近性」的高度關切。若未來能夠引入可調整的質押參數或更高效的提款驗證機制,將有助於提升其主鏈的競爭優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