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韓聯社》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考慮簡化加密資產相關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上市程序,此舉可能加速數位資產市場進入傳統金融體系的進程,並為加密產業開啟全新發展契機。SEC 目前正在審查包括那斯達克、紐約證券交易所 Arca(NYSE Arca)和芝加哥期權交易所 BZX(Cboe BZX)等主要交易所所提出的「一般上市標準(generic listing standards)」,藉此為加密貨幣 ETF 提供簡化的上市途徑。
若該標準獲得採納,未來部分符合條件的加密貨幣 ETF 不必再經過繁複的審查流程,即可自動於交易所上市,展現出與比特幣(BTC)現貨 ETF 授權長達十年審核形成鮮明對比。2024 年初,在法院壓力下,SEC 首度批准比特幣現貨 ETF,美國才正式迎來加密資產投資商品的上市;隨後以太幣(ETH) ETF 也相繼通過。不過,審查流程的繁瑣與政策風險仍被視為市場成熟的障礙。
本次 SEC 提案中的簡化流程,有望將 ETF 審核時效由現行平均 240 天大幅縮短至僅需 60 至 75 天。這將利於涵蓋像是 Solana (SOL)、瑞波幣(XRP)、狗狗幣(DOGE) 等主要山寨幣的 ETF 商品盡快問世。該類新產品可能採用主題式投資組合、結合質押收益的結構設計,並僅針對在期貨市場有穩定交易記錄的幣種,以此平衡市場需求與穩健性。
部分批評者憂心 ETF 會進一步助長加密資產金融化,但從制度上來看,ETF 本就是在嚴格的監管架構與較高透明度下營運,相較於無監管的海外交易平台來說,是更為安全且合法的投資工具。傳統金融市場的資產保管與操作規則都能應用於 ETF,加強了投資人保護機制。
放眼全球,歐盟自《加密資產市場法案(MiCA)》立法以來已建立明確的監管體系,香港與新加坡也先後推出明朗的加密牌照制度。相對而言,美國在此領域執行力顯得遲緩。若本次 SEC 能順利推出統一上市標準,不僅提升審查可預測性,也將有機會重奪全球數位資產市場的監管主導地位。
根據市場分析,SEC 將在 2025 年 9 月針對此項提案做出最終決定。一旦核准,全年約百件排隊中的加密貨幣 ETF 申請將可望大批通過,其中可能涵蓋山寨幣為主體、甚至結合傳統股票與原物料的混合型 ETF。值得注意的是,在 2025 年 8 月,SEC 才剛批准 ETF 採「實體換回(in-kind redemption)」的新型基金運作機制,大幅提升產品效率。外界預期,這將是 ETF 正式制度化前的最後一哩路。
雖然部分人士認為,加密資產未必需要與傳統證券採完全相同待遇,但正如專家所說,監管機制的目的是為所有投資人打造「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而非評斷資產本身的價值優劣。若加密資產持續存在於法律灰色地帶,投資人將更可能選擇侵害保障的非監管交易所或海外平台,進一步拉高風險。
評論:與其讓投資人暴露於不穩定的交易環境,加密貨幣 ETF 的普及正是一種可預測、符合法規的解方,能將資產納入美國金融監管體系。
回顧 2019 年,SEC 部署 Rule 6c-11,成功降低 ETF 推出門檻,促進產品多樣化與產業創新。此次針對加密 ETF 的制度設計亦並非針對特定幣種或項目,而是為未來發行人提供明確的法規方向與運營空間。
整體而言,數位資產已不再是短期熱潮,而是逐漸成為金融世界的重要一環。當投資人能透過 SEC 管轄下、合法合規的 ETF 接觸這類資產,美國才有望持續鞏固其作為全球資本市場創新的領導地位。若要維持這個優勢,加密資產 ETF 納管的腳步勢不可緩。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