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名驗證人近期公開的數據顯示,XRP Ledger(簡稱 XRPL)的年度碳排放量僅為 63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tCO₂e),與一趟從美國飛往歐洲的波音 747 大西洋航班排放量相當。這個數字明顯與外界對區塊鏈整體「能源使用過度」的批評相左,再度突顯 XRPL 的能效優勢。
根據該資料顯示,XRPL 單筆交易耗電量僅需 0.020 瓦時(Wh),與 LED 燈泡閃爍 0.001 秒的能耗相當。這再度佐證了 XRP Ledger 作為「首個碳中和公鏈」的推廣定位。該網路未採用高耗能的工作量證明(PoW)機制,而是透過自有的共識演算法替代,以降低整體能源消耗。此外,XRPL 的碳排量也透過購買碳權加以抵消,實現真正的環境友善設計。
在減碳政策之外,XRPL 也透過開源工具「EW Zero」導入全球綠能資源,進一步落實碳中和目標。其能源效率與永續性特質,也使其成為區塊鏈產業中的低碳典範。
另一方面,XRP Ledger 近期在實體資產代幣化(RWA)領域的擴展亦備受矚目。截至 2025 年第二季,該領域市值達 1 億 3,16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830 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推動成長的關鍵來自新加坡 XRPL APEX 活動期間推出的多項產品,包括 O温的代幣化國債「OUSG」、古根漢(Guggenheim)的數位商業票據,以及 Ctrl Alt 的房地產代幣商品。
然而,部分鏈上活動指標較前一季度有所放緩。每日平均活躍錢包降至 7 萬 5,200 個,較前季減少 41%;新註冊帳戶則為 30 萬 5,800 個,減幅高達 46.2%。單日交易筆數也下滑 20%,為 160 萬筆。儘管如此,XRPL 總帳戶數仍增至 650 萬個,季增 4%;而與去年同期相較,活躍錢包與新增帳戶數分別增加 165.5%、219.8%,整體趨勢仍呈現上升。
在穩定幣布局方面,Ripple 推出的 RLUSD 目前市值約 6,590 萬美元(約新台幣 91.5 億元),成為 XRPL 生態系中市值最大的穩定幣。此外,包括 Circle 發行的 USDC、以及以歐元和新加坡元為基礎的 EURØP 與 XSGD 等多種穩定幣已陸續登場,進一步鞏固 XRPL 的多元擴展格局。
NFT 生態也顯現回暖跡象。透過規格標準 XLS-20 所鑄造的 NFT 總量已超過 1,350 萬件,而每日交易量更較上季飆升 227%。各 NFT 專案活動逐漸活絡,彰顯 XRPL 生態多樣性再度受到關注。
總體來看,儘管 XRP Ledger 仍面臨短期內使用者成長放緩的挑戰,但在碳排效率與系統擴張性方面展現出高度競爭力。其「綠色公鏈」的定位,未來有望在監管因應與企業導入層面發揮戰略優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