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telegraph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以區塊鏈為基礎的「資產代幣化」正迅速成為吸引機構投資人關注的新興基礎設施,特別是在永續投資領域。這項趨勢被視為龐大資金未來可能流入鏈上經濟體系的重要跡象。
「實體資產代幣化(RWA)」指的是將房地產、金融資產、碳權等實體資產,註記於不可篡改的區塊鏈帳本中。透過代幣化,能夠將資產切分為更小單位,提高投資人進入門檻的可及性,同時提供 24 小時不間斷的流動性,進一步解放資產價值。
區塊鏈基礎建設公司「Blubird」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Corey Billington(科里·比林頓)在 Cointelegraph 主持的 X(前稱 Twitter)節目「Chain Reaction」中指出:「現行的金融體系過於緩慢、效率低落且經常出錯。儘管如此,多數市場仍依賴這樣的傳統架構。」
他強調,資產代幣化所建立的不可竄改機制,在傳統金融與氣候金融架構中並不存在。例如一枚 NFT 雖本質上是數位憑證,卻能擔任具法律效力且無法偽造的「數位收據」,據此建立起全新層級的信任機制。比林頓認為,正是這樣的「可信基礎建設」,將使越來越多的機構資本流入區塊鏈生態系。
上述言論,發生在 Blubird 與資產代幣化平台 Arx Veritas 聯手推動一筆規模高達 320 億美元的「減排資產(ERA)」代幣化專案之後。該計畫成功將約 4 億噸的碳排放從現實中削減,成為 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投資框架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單一代幣化案。
評論:隨著「代幣化」逐漸進入氣候金融與 ESG 領域,區塊鏈也正在從一項單純的金融工具,演變為能夠重構信任架構的永續技術支柱。若此趨勢持續擴張,全球資金流動格局將有望迎來深層次重塑。
關鍵詞:資產代幣化、實體資產代幣化、減排資產、信任機制、區塊鏈、ESG 投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