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價格近期大幅下挫,創下七週來新低,導致約20萬名投資人於短短一天內慘遭「強制平倉」,清算總額高達約9億美元。根據 CoinGlass 數據顯示,多數被清算的是「做多」部位,顯示市場原先對漲勢的期待最終落空。儘管美國聯準會主席於日前暗示可能降息,仍無法挽救比特幣的跌勢,反映出資產市場仍籠罩在高度不確定性中。
Coinbase 平台上的比特幣價格一度跌破 10.9 萬美元,為自 7 月 9 日以來最低紀錄,成為此次劇烈下跌的導火線之一。市場分析師指出,某機構級投資人一次性拋售高達 2.4 萬枚 BTC,使得賣壓瞬間飆升,並在流動性本就緊張的情況下,引發連鎖平倉反應。BTC 市場分析師蕾切爾·盧卡斯(Rachel Lucas)表示:「這種大額交易宛如雪球效應,壓垮投資氣氛,也揭示行情結構的脆弱性。」
截至目前,比特幣自 8 月 14 日創下歷史新高 12.4 萬美元以來,價格已下修約 12%。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美國聯準會主席傑羅姆·鮑爾(Jerome Powell)於上週五的 Jackson Hole 年會期間釋出「可能寬鬆貨幣政策」的信號,然而比特幣卻不升反跌,於發言後三個交易日內再度下滑約 7%,跌幅出乎市場預期。
對此,CoinGecko 共同創辦人巴比·翁(Bobby Ong)認為:「這樣的清算階段雖痛苦,卻是市場重新找尋支撐並築底的必要過程。」他對長期表現持正面看法。
但持不同立場的黃金多頭彼得·希夫(Peter Schiff)則警告,比特幣的下跌尚未觸底,甚至預期有可能跌至 7.5 萬美元。他對投資人建議:「在價格進一步下跌前出場,等到低點時再重新進場。」
評論:比特幣近期的表現再次顯示,它雖具「數位黃金」的稱號,卻仍深受傳統宏觀經濟政策與市場情緒牽動。僅憑央行利率預期並無法支持其漲勢,反而在流動性稀薄與槓桿過高下,成為波動劇烈的高風險資產。
在美國貨幣政策、機構操作行為與大宗資產市場調整的影響交織下,短期內市場持續震盪的可能性相當高。未來投資人不僅需密切關注聯準會政策動向,也需留意「賣壓集中」的潛在風險。
資料來源:CoinGlass、Coinbase、CoinGecko,報導時間:24 日(當地時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