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ETH)自4月低點上漲近200%,市場情緒明顯回暖,但真正的變化,反映在區塊鏈「鏈上數據」的轉變。近期去中心化金融(DeFi)活動、交易需求和穩定幣資金湧入明顯攀升,市場逐漸從投機行情轉向更具結構性的成長階段。
根據 DeFi 研究平台 The DeFi Report 的分析師 Michael Nadeau(麥可·納多)於 24 日在 X(前 Twitter)發文指出,以太坊區塊鏈近期活動明顯活躍。網路目前約有75%的收益來自用戶手續費及 MEV(最大可提取價值)執行優化,這顯示「區塊空間需求」正在實質上升。此外,穩定幣供應量自 7 月以來已大增14%,達到1,560億美元,USDT與USDC主導的交易也活躍於以太坊網路。
在基礎層(Layer1)上,以太坊每日處理交易金額接近60億美元,已接近歷史水準,機構投資人參與也逐步擴大。投資公司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在過去一週內增持了約170萬枚以太幣,總額超過80億美元,成為企業層面最大持有者之一,突顯了機構資金的進一步入場。
不過,短期內價格仍顯不穩。以太幣雖曾突破4,900美元關卡,但隨後下跌超過550美元,導致超過1.1億美元的槓桿部位被清算。即便在價格修正前出現明顯的「機構買盤」與「巨鯨入場」,仍凸顯市場情緒面易受「波動性」左右。
截至報導時,以太幣報價約為4,445美元,約下跌5.5%,但一週內漲幅仍達到5.3%。相較整體加密貨幣市場同期下跌0.3%的表現,以太幣展現相對「穩健」的走勢。其與比特幣的價格比率(ETH/BTC)目前為0.0403,自4月中旬的0.024持續回升。
隨著主網活躍度提升,以太坊二層(Layer2)解決方案也同步推進。納多指出,L2交易量逼近歷史高點,其中由交易所 Coinbase 推出的 Base 網路承擔了近半數交易量,其次為 Arbitrum 和 Worldcoin。
儘管如此,以太幣的核心「燃燒機制」目前仍未完全發揮效能。平均每區塊的 blob 使用量尚未達到觸發大規模銷毀的門檻,使得供應壓力的減緩效果仍然有限。
同時,以太坊基金會近期也宣布將啟動「一兆美元安全標準(Trillion Dollar Security)」下一階段。該項策略旨在強化整體網路安全,內容包括建立公開漏洞資料庫、引入視覺化交易預覽等功能,以協助使用者提升合約與錢包操作的透明度與安全性。
整體來看,以太坊不僅推動「價格上漲」,更透過收益模式調整、L2 網路成長、用戶體驗優化及核心安全機制改革,朝著「全面性結構升級」邁進。雖然短期仍難免高波動風險,但市場愈發認為此輪成長具備「長期牛市」的基礎支撐。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