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穩定幣利息恐掀資金大逃亡 花旗警告或重演 1980 年代銀行存款流出危機

穩定幣利息恐掀資金大逃亡 花旗警告或重演 1980 年代銀行存款流出危機 / Tokenpost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花旗集團金融未來部門主管 Ronit Ghose(羅尼特·高斯)近日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警告,若對穩定幣提供「利息」收益,可能引發資金大規模從銀行體系流出,情況恐與 1980 年代美國貨幣市場基金(money market funds)的繁榮相仿,再次掀起「銀行存款外流」的風險。

Ghose 形容,穩定幣若提供利息,將構成與銀行直接競爭的金融工具。報告指出,1975 年貨幣市場基金的規模僅約 40 億美元,而至 1982 年已暴增至 2,350 億美元;而同期美國銀行面臨了淨存款流出的困境,提款金額比新增存款多出 320 億美元。他強調,當時銀行存款利率受到嚴格限制,而貨幣市場基金則提供更具誘因的回報,成功吸引大量資金。Ghose 警告,穩定幣可能再次觸發此類結構性轉變。

普華永道(PwC)金融諮詢負責人 Sean Viergutz(尚恩·維爾古茲)亦指出,資金若大規模轉向穩定幣,恐將對銀行體系造成「嚴重衝擊」。他表示,銀行為了挽回存戶,可能被迫提高利率吸引資金進駐,或更加依賴批發融資市場,導致銀行資金成本上升,進一步推高企業與家庭的借貸成本。

面對潛在的風險,美國銀行業界正積極呼籲堵上法規漏洞,防止穩定幣發行者提供利息。美國銀行政策研究所(Bank Policy Institute)等機構指出,目前正在討論的「GENIUS 法案」雖禁制穩定幣發行者給予利息,但卻對其關係企業與加密貨幣交易所未設限,形同對穩定幣利息變相開綠燈,形成「規避式允許」,需予以修正。

銀行團體在近期提交的官方意見書中更警告,若不修法,未來可能導致最多達 6.6 兆美元資金流出現有的銀行體系,對信貸供應與金融穩定造成巨大威脅。他們指出,這將對「信貸流通與傳統金融運作」造成嚴重干擾,並削弱監管透明度。

然而,來自加密貨幣產業的回應則更為激烈。兩家代表性產業組織反對修法限制利息支付,認為這種限制將構成「偏袒傳統銀行的監管壁壘」,阻礙技術創新與用戶選擇的自由。他們已正式向美國國會表達反對意見。

儘管爭議激烈,美國政府對於穩定幣的戰略態度依舊明確。美國財政部長 Scott Bessent(斯科特·貝森特)於今年 3 月表示,川普總統已下令將穩定幣視為鞏固美元國際地位的重要工具,未來將積極推動其應用。他指出:「為了維持美元全球儲備貨幣地位,美國政府將加速發展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策略。」

評論:穩定幣市場逐步擴張,其「利息支付功能」被視為傳統銀行最脆弱的核心挑戰。未來這場圍繞「監管漏洞」的攻防,可能成為全球金融主導權與貨幣政策設計的重要關鍵。此舉不僅關乎產業競爭,更將深遠影響整體金融生態與地緣經濟格局。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