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a16z Crypto:區塊鏈隱私技術非犯罪溫床 ZK 證明可兼顧監管與保護個資

a16z Crypto:區塊鏈隱私技術非犯罪溫床 ZK 證明可兼顧監管與保護個資 / Tokenpost

在隱私權與金融監管經常被拿來對立討論的當下,美國創投機構安德森·霍洛維茲 (Andreessen Horowitz) 旗下專注於加密貨幣投資的 a16z Crypto 最近發表報告,駁斥了「區塊鏈隱私技術會助長犯罪」的看法。他們強調,最新的隱私加密技術能在不削弱監管單位調查能力的前提下,仍有效保障使用者的個人隱私。

根據 a16z Crypto 的政策合作夥伴艾登·斯萊文(Aiden Slaven)以及法規顧問大衛·斯維爾德洛夫(David Sverdlov)在報告中指出,「零知識證明(ZK 證明)」是當前最具潛力的隱私加密技術之一。他們表示,ZK 證明可以讓用戶在不公開個人資料的情況下證明自己的資產來源,藉此達到「證明合法、不洩露隱私」的目標。例如,用戶可以在將加密資產兌換為法定貨幣時,透過 ZK 證明來證明這筆資金並非來自非法活動,同時保護自身交易紀錄不被攤在台面上。

該報告之所以引發關注,主要是因為近期「Tornado Cash 案件」再度將區塊鏈隱私帶入輿論焦點。『Tornado Cash』是一款區塊鏈交易混合服務,可隱匿交易的來源與去向,本月初其共同創辦人羅曼·史東(Roman Storm)因涉嫌非法經營未授權的資金傳輸業務而被美國法院判定有罪。執法單位強調,這類工具助長非法資金的洗錢活動,因此應嚴加處罰。

然而,a16z Crypto 認為不能因個別案例而全盤否定隱私技術的合法性與必要性。他們在報告中指出,隱私技術不應與犯罪畫上等號,尤其在區塊鏈已具高度透明度的前提下,應允許用戶保有對個人資料的控制權。評論:這也反映出區塊鏈產業在思考「監管合規」與「用戶權益」間平衡點的努力。

a16z Crypto 最後強調,隱私不只是使用者的個人權益,更是保護去中心化經濟體的一道防線。雖然區塊鏈的公開透明有助打擊犯罪,但若將所有資訊完全公開,將對個人隱私造成過度侵害。此次報告可視為一種針對「隱私即犯罪」迷思的回應,試圖導正市場對於區塊鏈隱私保護技術的誤解。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