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區塊鏈數據分析公司 Glassnode 的最新報告,近期比特幣(BTC)進入盤整階段,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對市場的反應也呈現出顯著差異。透過「依據投資者行為劃分的比特幣供應量」指標,Glassnode 對市場中主要投資者群體的心理變化進行了深度剖析。
根據報導,截至 24 日(當地時間)的近五日內,有「初次買家(First Buyers)」之稱的新進投資者累計淨買入約 5 萬顆比特幣,總持倉量從 488 萬顆增加至 493 萬顆,增幅約為 1%。這顯示即便市場正在盤整,仍有穩定的「新資金」流入比特幣。
與此同時,具備高度長期持有意願的「堅定持有者(Conviction Buyers)」也於同期增加持倉比例,從 93.3 萬顆增加至 103 萬顆,增幅達 10%。但 Glassnode 指出,這一波買盤的強度遠不及 4 月初反彈行情時的水平,顯示本輪價格調整尚未提供足夠誘因,吸引這類投資者積極抄底。
然而也有部分投資者選擇在行情低迷時認賠出場。統計顯示,「虧損賣家(Loss Sellers)」群體的比特幣持有量於短短五日內暴增 3.78 萬顆,從 6.3 萬增至 8.7 萬顆,增幅高達 37.8%。不過專家認為,這些投資者的「實現虧損」規模尚未超出過往下跌周期的範圍,因此仍難以判斷市場進入恐慌狀態。
另一方面,有部分投資者則趁著目前價格區間進行「獲利了結」操作。被稱為「獲利賣家(Profit Takers)」的投資者,其 BTC 持倉從 173 萬顆上升至 183 萬顆,增幅達 5.4%,這也是自年初以來最大規模的「套利出場」行動。評論:這代表一部分早期進場的投資人認為當前價格已達可接受的利潤水準,選擇在市場橫盤時落袋為安。
此外,短期投資者的情緒也出現值得觀察的轉折點。根據區塊鏈分析業者 CryptoQuant 公布的數據,自 1 月以來首次觀察到短期持有者開始「承擔虧損」進行賣出。評論:這與年初市場進入深度調整前的情況頗為雷同,或預示著市場短期上漲動能不足,但也可能是健康的價格修正。
整體而言,投資者群體的行為正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也反映出比特幣市場的內部結構遠比價格線圖所揭示的更為複雜。這些來自鏈上數據的「買賣決策模式」有望為市場後續走向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關鍵詞:比特幣、初次買家、堅定持有者、虧損賣家、獲利賣家、短期投資者、Glassnode、CryptoQuant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