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美國政府正式承認比特幣(BTC)為財務準備資產,引發加密貨幣業界高度關注。此舉被視為川普總統3月發布的「戰略性比特幣儲備計畫」的延續,而市場也隨之熱議,美國是否將成為全球首個以比特幣為儲備主軸的大國。
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發表聲明指出,目前美國政府已擁有約20萬枚比特幣,將以此為基礎啟動儲備戰略。以目前每枚約97,000美元的市價換算,總價值接近194億美元(約新臺幣5,960億元)。他補充,美國將透過「預算中立」的方式擴大持有比特幣的規模,並重申川普總統的承諾:「讓美國成為全球最強的比特幣強國。」
MicroStrategy共同創辦人麥可·塞勒(Michael Saylor)對此表示支持。他在 X(原 Twitter)上分享了貝森特的聲明,並寫道:「美國現在正式將比特幣視為財務準備資產。」這番言論對加密社群而言具有重大象徵意義。
不過貝森特曾在過去接受 CNBC 專訪時表示,政府「沒有計畫購買更多比特幣」,如今說法出現變化,引發市場對其政策一致性的質疑。對此,密碼龐克運動支持者暨 Hashcash 開發者亞當·貝克(Adam Back)認為,這可能只是「言語失誤」,或是為未來購幣行動鋪路的政治策略。他指出:「透過節省預算或調整財政支出,美國可合理正當化新的投入,這將有助於減少反對聲浪。」
評論:美國政府釋出的「雙重訊息」,令市場對其後續動作充滿猜測。若政府不斷釋出模糊訊號,可能會使比特幣成為短期政策工具,引發價格波動。
多位產業專家也指出,這項宣布不僅是政策上的聲明,更可能成為比特幣邁入主流金融體系的重要轉捩點。即使美國實質購買與否尚未明朗,官方認可身分的轉變,已足以對全球加密產業產生深遠影響。未來,中央銀行與機構投資人將更加傾向把比特幣納入策略性資產布局中。
評論:此舉不僅提升了比特幣的「制度合法性」,也可能重塑國際金融秩序中,各國對數位貨幣的認知與政策態度。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