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日本改革加密貨幣稅制惹議:專家警告僅靠稅改難救數位資產產業

日本改革加密貨幣稅制惹議:專家警告僅靠稅改難救數位資產產業 / Tokenpost

為了重振其數位資產產業,日本近期啟動了稅制改革計畫,然而來自產業內部的憂慮聲音指出,要真正推動產業發展,光靠「稅改」並不足夠,反而長期以來根深蒂固的「保守監管文化」才是最大阻礙。

根據《日經亞洲》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日本金融廳(FSA)日前提案將加密貨幣的課稅方式,由目前最高達 55% 的累進稅,統一修正為 20% 的法人稅率。此舉被視為為引入比特幣(BTC) ETF 等制度革新鋪路,希望吸引更多全球資本流入。不過,市場普遍反映:「問題不只是稅負」。

多位業界專家指出,日本延遲通過比特幣 ETF 等政策,更多與「非技術性障礙」有關。例如,首相石破茂至今仍持保留態度,認為政府是否應積極推廣數位資產仍有待商榷,即使執政聯盟近期於參議院失去多數席次,他仍堅守「穩健」的原則。評論:此一態度反映日本主管機關對於 Web3 發展的抗拒,缺乏靈活應變的機制。

日本曾在 2017 年成為全球首個承認比特幣為合法支付手段的國家,一度聲勢如虹,並建立交易所許可制度。然而,在制度成形後,卻因進入門檻過高,使產業發展陷入停滯。對新創團隊而言,僅註冊一間加密貨幣公司就需準備高達 1,000 萬日圓(約新台幣 200 萬元)的資本金、擁有當地銀行帳戶,以及具備當地合規人員等多項條件。不少初創公司因此轉向新加坡、杜拜等地尋求更友善的經營環境。

針對此現況,業界呼籲應進行「更加全面與彈性化的制度設計」。例如對於新代幣,可跳過發行前核准階段,改採後審制,在一定期間內完成安全稽核與資訊揭露義務即可上線。此外,也有倡議建議讓技術公司領導層參與監管機關的諮詢委員會,確保決策機制能納入實務經營者的觀點。評論:缺乏來自業界的一線聲音,政策恐淪為形式主義,無法貼近市場需求。

儘管制度滯後,私部門仍有嘗試推動變革的火苗。2024 年第 2 季,日本風險投資平台 MetaPlanet 宣布大規模購入約 20 億美元(約新台幣 627 億元)的比特幣,市場反應積極。同時,住友三井金融集團與 Ava Labs、Fireblocks 合作,探索發行法幣掛鉤穩定幣的可能性。

不過,這些具指標性的「領頭案例」目前僅為特例操作,在現行高度限制的法規下,仍難以進一步複製或擴散。專家普遍認為,在制度性改革前,無法大規模擴展企業參與或促進整體產業多元性。

日本的經驗對鄰近國家亦具啟示意義,即使調整課稅方向,也無法獨力帶動 Web3 產業的整體復興。若不能從根本上鬆動執法與監管的哲學,這個曾居於區域領先地位的國家,恐將漸漸退居邊緣。專家強調,下一步日本需要的,不是更多管制,而是「針對數位產業成長的策略性投資」。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