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持續關閉加密企業帳戶,數家銀行遭點名引發「數位資產排擠政策」爭議
根據 Unicoin 執行長 Alex Konanykhin(亞歷克斯·科南尼金)近日接受採訪指出,美國多家大型銀行近來無預警地終止加密貨幣相關企業的帳戶,顯示「數位資產排擠政策(Operation ChokePoint)」仍在暗中進行。包括 Unicoin 在內的多家關聯公司,其在花旗銀行(Citi)、大通銀行(Chase)、富國銀行(Wells Fargo)、佛羅里達城市國民銀行及 TD 銀行的帳戶均遭到一方關閉,且多未提供明確解釋。
根據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Konanykhin 表示這些操作與過去美國聯邦政府的「ChokePoint 行動」如出一轍,該政策曾以金融犯罪防制為由,限制某些特定產業取得銀行服務。他認為目前的措施正在抑制比特幣(BTC)、以太幣(ETH)及整個數位資產生態系的發展與規模擴展。
對於這項趨勢,知名創投 Andreessen Horowitz 合夥人 Alex Rampell(亞歷克斯·蘭佩爾)也在上週警告指出,多家傳統金融機構正在有系統地阻撓金融科技與加密貨幣應用,「ChokePoint 3.0」正在透過大幅提高手續費的方式進行,對新創企業形成沉重負擔。
評論:儘管川普總統勝選後市場普遍對加密產業寄予厚望,並預期他將推進友善產業政策與放寬金融監管,然而目前銀行部門仍出現「排擠現象」,突顯政策改變尚未全面落實。許多業界人士認為,所謂對加密友善的行政方針尚未實際滲透至銀行系統,造成企業實務上仍面臨資金操作困難。
另一方面,以太坊(ETH)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維塔利克·布特林)則再次晉升為「鏈上億萬富翁」。根據區塊鏈分析公司 Arkham Intelligence 的資料,截至目前其主錢包地址內持有 240,042 顆 ETH,市值約為 10.4 億美元(約新台幣 1,445 億元)。除主資產外,布特林也持有少量 AETHWETH、WHITE、MOODENG 及 包裹以太幣(WETH) 等代幣。
根據市況顯示,ETH 價格自突破 4,000 美元(約新台幣 556 萬元)關卡後持續上漲,上週末一度暴漲 6.38%,觸及每枚 4,332 美元(約新台幣 602 萬元)高點,目前略回落至 4,244 美元(約新台幣 590 萬元)附近波動。在這波行情中,比特幣的市場佔比則略有下滑。
此外,美國白宮旗下加密貨幣政策顧問團——加密貨幣顧問委員會(White House Crypto Council)也出現人事變動。根據官宣,於 1 日(當地時間)執行董事 Bo Hines(博·海恩斯)正式對外宣布請辭。他是川普總統加密政策推動的重要人物之一,卸任後將回歸私人領域,但強調仍將維持對數位資產發展的倡議行動。
海恩斯於聲明中表示:「與川普總統及人工智慧/加密監督首席 David Sacks(大衛·薩克斯)共事,是我生涯中的一大榮耀。我們的努力使美國邁向成為全球加密產業的領頭羊。」
評論:雖然顧問會在概括性政策規劃中獲得一定肯定,特別是在推動監理清晰化方面,但也曾被批評對於具體立法尤其是比特幣相關議題態度保守。如今川普政府持續加碼數位資產扶植策略,未來將由誰接棒主導顧問團亦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整體而言,在川普政府推動友善政策的框架下,美國加密產業看似正逐步受到重視,但來自傳統金融體系的抵抗與政策落實中的斷層仍待解決。如何協調政府方針與銀行執行一致性,將是未來影響產業是否能健康發展的關鍵。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