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美國大銀行擁抱加密資產:比特幣(BTC)、以太幣(ETH)ETF 與代幣化業務快速發展

美國大銀行擁抱加密資產:比特幣(BTC)、以太幣(ETH)ETF 與代幣化業務快速發展 / Tokenpost

美國大銀行擁抱加密貨幣,ETF 與代幣化業務快速展開

隨著加密產業進一步制度化,美國大型銀行正逐步敞開大門,將加密資產如比特幣(BTC)與以太幣(ETH)納入金融服務當中。根據最新市場資料,目前全美前 25 家大型銀行中已有超過半數,正密切評估加密貨幣導入策略,或以有限方式提供加密資產服務。儘管目前多數服務只針對資產管理客戶或高資產人士開放,但整體業界顯然已邁出關鍵第一步。

根據 Bloomberg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銀行大舉擁抱加密貨幣的動向早在去年底就已浮現。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考慮開放旗下 15,000 位經紀人建議客戶投資比特幣 ETF,並制定相關風控措施。此舉凸顯市場對加密資產需求的增長。

查爾斯施瓦布也計畫推出針對散戶的比特幣與以太幣交易功能,並建置整合性平台,讓客戶能在同一介面上檢視其所有資產。而 PNC 銀行則攜手美國最大加密交易所 Coinbase,客戶可透過自身帳戶直接完成加密貨幣交易,無需使用第三方平台。

在託管與資產代幣化領域,傳統金融機構的參與也日漸積極。State Street 正計劃推出穩定幣與代幣化存款產品,甚至將拓展至債券與貨幣市場基金的代幣化實驗。BNY Mellon 則出現在多個 ETF 文件中,擔任保管機構,且將為瑞波幣(XRP)新推出的穩定幣 RLUSD 提供儲備資產管理服務。此外,花旗銀行則測試透過 Solana(SOL) 區塊鏈打造下一代金融服務方案,同時也研擬提供數位資產託管解決方案。

到了 2025 年,最積極的參與者之一是摩根大通(JPMorgan)。該行今年 6 月在 Base 區塊鏈上發行了自家開發的代幣化存款產品,以實現美元的即時傳送。同時,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也透露,未來將進一步推動穩定幣支付解決方案。儘管他本人對加密產業仍持批評態度,但銀行本身對實際應用展現高度興趣。上週,摩根大通還開放客戶將其 Coinbase 帳戶連接至銀行平台,在其入口中直接購買加密貨幣。

評論:儘管目前多數銀行仍採取謹慎策略,以高資產客戶為主要對象,但從與外部平台整合、ETF 支持、專屬管理系統到資產代幣化的多元布局,傳統金融體系正穩步邁入加密領域。

分析師預估,若政策與法規層面進一步鬆綁,例如川普總統提議的允許退休金計畫(如 401(k))投資加密資產,則可望引入高達約 122 億美元(約新台幣 1,695 億元)規模的機構資金流入比特幣與以太幣市場。

整體而言,美國傳統銀行正由旁觀者逐步轉為實際參與者,加密貨幣市場進入制度建設關鍵期。市場普遍認為,2025 年有望成為「傳統金融與加密資產融合」的轉捩點。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