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貝萊德與 SEC 密談以太幣(ETH) ETF 質押機制與資產代幣化計畫

貝萊德與 SEC 密談以太幣(ETH) ETF 質押機制與資產代幣化計畫 / Tokenpost

根據 The Block 的報導,於近日(當地時間),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進行了一場非公開會議,針對以太幣(ETH)現貨 ETF 添加質押功能,以及推動實體資產代幣化的計畫進行深入討論。

此會議由貝萊德數位資產部門負責人羅伯特·密契尼克(Robert Mitchnick)主導,他表示:「若以太幣 ETF 無法支援質押,將是不完整的產品。」他進一步指出,投資人目前正在錯失參與以太幣鎖倉所得的潛在收益,並形容現貨 ETH ETF 若能整合質押機制,將是一次「重大飛躍」。

然而,密契尼克亦承認,儘管前景可期,此舉在監管與營運層面仍面臨諸多挑戰。過去在SEC主席蓋瑞·詹斯勒(Gary Gensler)的領導下,SEC曾否決 ETH ETF 支援質押的提案。但隨著監管立場可能出現變化,包括貝萊德、富達投信與灰度投資等金融機構已積極展開遊說,希望重新推動相關機制的落實。

目前,紐約證券交易所已於2月提案,建議允許灰度資產管理的基金支援質押,其案正在審查中。同時,富達與灰度也同步行動,就質押功能與 SEC 維持溝通。

除了質押議題外,貝萊德亦向 SEC 提出一項更為宏觀的策略,即加速傳統金融資產的「代幣化」。貝萊德強調旗下規模達29億美元的 BUIDL 基金表現亮眼,該基金透過區塊鏈技術提供債券與證券解決方案,實現更快的資產結算、更低的交易費用與全年無休的交易環境。

此外,相關競爭者也紛紛展開布局,包括富蘭克林坦伯頓推出的 BENJI 基金,以及羅賓漢計劃向歐洲用戶提供代幣化美股服務,顯示傳統金融與區塊鏈的融合趨勢明顯升溫。

儘管 SEC 並未公開透露此次會議的具體結論,但外界普遍解讀為貝萊德對加密創新及主流金融整合的持續投入,意味著加密產業與既有體系的交會正加速前進。

評論:若以太幣現貨 ETF 獲准引入質押功能,將大幅提升產品吸引力與潛在報酬,這不僅對機構投資者具有重大吸引力,更將重塑市場對以太幣的價值認知,對加密貨幣產業而言可能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