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New York Southern District Court(紐約南區地方法院)於 9 日(當地時間)的最新行動,該法院正緊急審理 Terraform Labs 聯合創辦人權道亨(Do Kwon)可能變更辯護立場的案件。過去堅持無罪的權道亨,近日傳出在部分或全部刑事指控上可能改口,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此次審理由法官 Paul Engelmayer(保羅·恩格爾邁耶)主導。法官表示,將在法庭上給予權道亨機會,正式聲明是否改變原先主張。他並強調,若權道亨選擇認罪,需在法庭上公開宣讀內容詳盡的「具體認罪陳述書」,且其辯護律師亦需提前準備相關文本,以確保庭審效率。
權道亨於 2023 年 3 月在美國被控九項重罪,包括證券詐欺、市場操縱、資金洗錢及電信詐欺等。他在蒙特內哥羅歷經長期引渡官司後,今年 1 月被引渡至美國,並在首場聽證會中全面否認所有指控。若其此次改口認罪,將為責任歸屬及 Terraform 生態系崩潰事件注入重要轉折。
評論:Terraform 與其旗下的穩定幣 TerraUSD(UST)在 2022 年間崩潰,導致約 4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5.5 兆元)的投資者資產損失,此案被視為區塊鏈歷史中最嚴重的失敗之一。若權道亨正式認罪,其將成為全球加密貨幣監管論辯的重要案例,也可能加快其他司法管轄區對穩定幣與去中心化金融的審視與立法進程。
另一方面,加密貨幣分析師 Willie Woo(威利·吳)也針對目前美國企業持有比特幣(BTC)的集中度發出警示。在近期舉辦的視訊會議中,他指出,截至 7 月,美國企業總計持有的比特幣達 791,662 枚,約合 95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3.2 兆元),占比特幣總供應量的約 3.98%。
Woo 警告,隨著比特幣被更多企業視為「戰略資產」,其所引發的「國家干預風險」也水漲船高。他表示,「當年美國政府終止黃金兌換制度時,出手沒收企業與個人黃金資產,現今的比特幣或將重演這段歷史。」他主張,在美元地位動搖、中美地緣競爭激化背景下,政府對企業持幣採取強硬手段的可能性正在升高。
評論:Woo 的觀點亦引發對加密資產「中央集權化」風險的省思。本應去中心化的比特幣,如今卻集中於大型企業手中,使其面臨與傳統金融資產相似的系統性風險。儘管如此,在川普總統有望於下屆總統大選中再度當選,帶來更「友善的加密政策」氛圍下,美國數位資產監管未來的走向仍備受期待。
本篇報導關鍵詞:權道亨、Terraform Labs、認罪、比特幣(BTC)、企業持幣、中央集權風險、川普、加密監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