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SEC 釋出流動質押新指引引內部分歧 委員警告潛藏系統性風險

SEC 釋出流動質押新指引引內部分歧 委員警告潛藏系統性風險 / Tokenpost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期針對「流動質押」(liquid staking)釋出的最新指引引發內部爭議。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5 日(當地時間),SEC 委員卡羅琳·克倫肖(Caroline Crenshaw)批評該指南非但未能提供法律「明確性」,反而模糊了監管界線,可能對市場造成混亂。

克倫肖指出,這份由 SEC 企業財務部(Corporation Finance Division)發布的文件,對某些以「質押憑證」(token receipts)為基礎的流動質押模型做出不納入證券法規監管的解釋。然而她認為,此解讀倚賴過多假設,無法為市場參與者提供實際的監管指南,形同將市場暴露於風險之中。

她進一步表示,這份文件應視為「警示聲明」而非官方規範,並非代表 SEC 整體立場。她強調,一旦市場服務未完全符合文件中所列條件,就可能被排除在保護範圍之外,讓投資人和平台都陷於潛在風險。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潛藏的「系統性風險」(systemic risk)。曾於 SEC 主席蓋瑞·詹斯勒(Gary Gensler)團隊任職的前首席顧問阿曼達·費雪(Amanda Fischer)表示,目前的流動質押結構與 2008 年雷曼兄弟重用客戶資產進行高風險交易的作法有相似之處。費雪在社群平台上指出,將數位資產重新包裝為「合成代幣」以賺取收益的機制,可能重演當年金融系統出現的劇烈崩盤模式。

此外,費雪也警告,儘管流動質押理論上有助於提升資本效率,實務上卻可能面臨技術漏洞、駭客攻擊或解質押延誤等問題。在監管尚未完善的前提之下,若此類模式快速擴張,恐引發整體市場的連鎖違約風險。

本次紛爭聚焦於基於以太幣(ETH)的質押模式,亦與近期市場上關於開放質押型 ETF 的討論熱度相互交織。儘管 SEC 原意可能是透過該指南釐清監管範疇,但高層官員之間出現公開分歧,再度引發加密社群對 SEC 內部一致性與其監管公信力的質疑。

評論:在現階段缺乏明確司法與監管共識的情況下,SEC 如此令人困惑的立場恐將阻礙創新金融技術的發展,同時也讓市場參與者尋求合規路徑變得更加艱難。「流動質押」的結構雖具潛力,但若監管機關自身缺乏明確方向,最終恐使整個生態系統陷入高風險境地。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