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 12 年的努力搜尋,誤將內含 8,000 枚比特幣(BTC)的硬碟丟棄的詹姆斯·霍爾斯(James Howells)終於宣布放棄尋找。不過,他並未結束這段故事,而是將個人經歷轉化為靈感,計畫推出以去中心化金融(DeFi)為核心的全新加密貨幣。
根據 The Guardian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指出,霍爾斯這十多年來不僅與英國紐波特市政府展開法律攻防,還試圖透過無人機航拍、引進機械手臂等各種技術搜索掩埋場,甚至開價 2,500 萬英鎊(約新台幣 9.5 億元)欲收購掩埋場本身。儘管傾盡心力,但最終無一成功,使他轉向透過「區塊鏈敘事」延續故事生命。
霍爾斯表示,他即將發行一款結合 NFT 與 DeFi 功能的新代幣,其核心理念是象徵「永遠無法打開的金庫」,用以重新詮釋那些永遠無法取回的比特幣價值。他強調,即使實體硬碟已無法找回,但「這段歷史」將會永存於區塊鏈之上。
回溯至 2013 年,霍爾斯以當時單價未達 1 美元的價格,自行挖礦取得 8,000 枚比特幣。如今,這批被遺失的比特幣市值已高達約 9 億 5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25.8 億元),是加密資產自我保管(self-custody)重要性的代表性案例之一。
評論:霍爾斯的最新轉型無疑展現 Web3 世界中「故事驅動」的潛力,也再度強調區塊鏈不只是技術,更是承載記憶與歷史的媒介。
雖然這批巨額資產已無法重獲,但霍爾斯選擇讓它在區塊鏈上轉生,成為挫敗、技術與時間交織的象徵。他希望,這款 DeFi 新代幣不只是價值單位,更是一段永不被遺忘的數位紀錄。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