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韓國多家媒體近日報導,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普及,越來越多遠距工作者與數位遊牧民族開始以比特幣(BTC)等加密貨幣支付房租。從直接使用比特幣、穩定幣到透過第三方託管平台進行結算,這樣的支付方式正逐步邁向主流,擺脫過去僅屬實驗性質的階段。
目前,這股趨勢已快速在邁阿密、里斯本、柏林、多倫多、巴黎等全球主要城市擴散,區塊鏈驅動的租賃契約,不僅提升交易「透明度」,同時能有效降低文書糾紛。對跨境房東與租客而言,無需等待的「加密貨幣」轉帳系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美國資料分析公司 YCharts 提供的數據指出,截至 2025 年 7 月,單一筆比特幣交易的平均手續費為 1.064 美元(約合新台幣 48 元),低於傳統貨幣匯兌的相關費用,使得使用加密貨幣繳納租金在匯率轉換上更具「成本優勢」。
此外,儘管加密貨幣價格波動大與各國法律規範尚未全面統一,仍有越來越多人願意透過區塊鏈技術完成租賃流程。例如,有些房客傾向直接將比特幣轉入房東錢包;另一些則選擇透過穩定幣進行扣款,確保幣值穩定性。市面上如 BitPay、Coinbase Commerce 這類第三方支付工具,也讓房客可使用加密貨幣付款、房東則接收法幣,雙方皆能降低價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
邁阿密是最早正式接受「比特幣租金」的城市之一。該市不僅曾舉辦全球最大比特幣會議,前市長弗朗西斯·蘇亞雷斯(Francis Suarez)也曾領取比特幣薪資。當地高級住宅開發案 The Rider Residences 便支持透過數位貨幣完成購屋交易,而在溫伍德(Wynwood)、布里克爾(Brickell)與市中心等地區,諮詢比特幣支付租金的需求亦日益增加。
中南美也可見類似趨勢。像是薩爾瓦多的 El Zonte、阿根廷的羅薩里奧等地,正逐步將比特幣納入當地「地產與經濟發展」體系。這些地區的小型公寓或飯店式公寓允許租客直接以加密貨幣完成入住流程,對於不仰賴傳統銀行體系的使用者來說,成為十分受歡迎的新選擇。
「區塊鏈租賃契約」如今不僅僅是節省時間與金錢的工具,更是建立房東與房客間「信任連結」的關鍵。評論:「雖然當前加密貨幣尚未全面納入法定金融體系,但越來越多國際都會正以實際行動證明其發展潛力,預示著相關市場未來可望進一步躍升。」
關鍵詞:比特幣、比特幣租金、加密貨幣、區塊鏈租賃、穩定幣、數位遊牧民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