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MarketCap 的數據,於 24 日(當地時間)指出,近三天以來,市值排名前列的加密貨幣之一──萊特幣(LTC)價格連續上揚,並伴隨交易量爆發性成長,打破市場先前的看跌預期。截至過去 24 小時,萊特幣的交易量飆升 233%,達 19.7 億美元(約新台幣 2,739 億元),推動價格單日勁揚逾 13%,最高觸及 129 美元(約新台幣 17,931 元)。
這波價格走勢並非僅為短線反彈。根據報導,自 8 月 3 日以約 104 美元(約新台幣 14,456 元)展開反彈後,隨著市場對大型山寨幣的風險偏好迅速升溫,萊特幣在短短三天內強勁上漲,週漲幅達 13.23%,更是在市值前 100 名的加密貨幣中表現最佳。其市值也因此回升至 94.3 億美元(約新台幣 1.31 兆元),目前位居全市場第 19 名。
本輪上攻亦對「做空」萊特幣的交易者帶來沉重打擊。根據鏈上分析網站 CoinGlass 的數據,僅過去一天內,約 389 萬美元(約新台幣 5.4 億元)的空頭倉位被強制平倉,反過來進一步引發連鎖買盤,促使價格升勢加劇。
除了價格與交易量同步攀升,萊特幣的網路活動也顯著加溫。根據統計,2025 年以來的交易中,有約 12% 都發生在近期,代表萊特幣區塊鏈的使用率正穩步增長,其累計交易次數已突破 3 億 4,000 萬筆,顯示網路活躍度持續上行。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上對萊特幣現貨 ETF 的期待也正升溫。根據 Bloomberg 的報導,分析師指出由於萊特幣在監管上屬於「商品型資產(commodity-type asset)」,其 ETF 的核准機率可能高達 90%。不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針對 Grayscale 提案中的 LTC ETF 延後審查,最終裁定預定於 10 月 10 日出爐。
在機構採用方面,制藥公司 MEI Pharma 上月啟動 1 億美元規模的萊特幣長期投資策略,也受到產業關注。評論:此舉與比特幣初期機構配置的發展路徑相似,或意味市場已將萊特幣視為低波動性的「低 Beta」資產納入配置選項。
市場研究人員認為,萊特幣有「數位白銀」之稱,不僅因其定位為比特幣的替代品,更在於其日益增強的技術功能與機構採納程度。在 ETF 核准預期高漲與近期價格強勢表現加持下,萊特幣的未來走勢正備受市場矚目。
留言 0